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是不小心再讓這些讀書人抓一些兵權,能做出什麼事情來,那是誰也好說的,不到百年的韓胄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了。姜明雖然不怕,但是在這個時候最忌的就是起內訌,那樣的話,遠在大都的忽必烈會笑的嘴都歪了的。
之所以會有內訌,那就是少相對的制衡,姜明一直是這麼認為的,而陳宜中也是這麼教他的,最重要的,是姜明很快的就嚐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
雙方第一場爭執不是環繞著張鎮孫和張僖之爭展開的,而是圍繞著蒲壽庚的職務展開了激烈的反彈。本來,由政事堂瓜分各個府轄的責任。其實只是一個掛名而已,姜明主要的用意,就是想讓每個人都做一點實事,去分管一府之地的責任,那麼就少了勾心鬥角了。而且可以憑藉每個人下轄的府縣政績評定政事堂每人的功績。這個才是姜明的初衷。
蒲壽庚早就看出來了,以根本就沒有起爭這個政事堂位置的念頭,因為一切事情的實施,還要靠他這個泉州的父母官去做,只是政事堂可以給予你指導或者是在你需要幫忙的時候,在朝中有人方便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已。
而無論是姜明的意屬,還是蒲壽庚本人的心思,都是朝著政務院議長的位置上看去的,因為在姜明的心裡,如果蒲氏能夠當上政務院的議長,那麼就會傳遞給天下人一個訊號,就是從商者亦可議政這個訊號。
從而鼓勵商人做善事獲取民心,那樣不用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