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準備以淮水為天險,阻擋朝廷的大軍。
卻沒想到孫儒此人也不是善茬,知道朝廷對秦宗權盯得緊,對自己就未必了,於是上表請降,撇清自己與秦宗權的關係。方徹對孫儒地上表不置可否。
孫儒卻以為得到了方徹的默許,這才有膽量自立與秦宗權翻臉,一面經營淮南,別的不管那麼多,先把自己的實力擴充起來才是大事。當然所謂的擴充實力,自然就是抓壯丁這一從史前一直用到後世的民國時期的“偉大”傳統了。姑且不論這樣弄出來的軍隊戰鬥力如何,人數多了,聲勢上還是很嚇人地。
然而沒等孫儒準備好,朝廷的大軍已經再度進攻了。秦宗權倉皇逃過淮水,朝孫儒這邊過來,還沒打定主意是臨時地時候收拾掉孫儒,出口惡氣,還是繼續往南逃地時候,已經被朝廷大軍奇兵而出,與孫儒一起被包圍在了揚州。
孫儒也著了慌,再次上表,表示自己可以“反正”,幫助朝廷捉拿秦宗權。方徹置之不理,繼續進攻。秦宗權與孫儒不得不再度連起手來,與朝廷大軍作戰。
一場大戰下來,秦宗權與孫儒的八萬大軍煙消雲散,亂軍中秦宗權、孫儒,還有秦牟(他已經被秦宗權認為義子)不知所蹤,還有不少亂兵搶走一部分原淮南節度軍地水師戰船逆江而上逃跑。
由於秦宗權軍吃人肉深為李儼所厭惡,所以方徹得到李儼地命令是,一旦擊敗秦宗權軍,對於俘虜都必須經過審訊,確定其沒有吃人肉方可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凡是吃過人肉的,一律處死。
因為這種吃人的噁心不能流傳出去,否則一旦人都習慣了以自己的同類為食物,那這個天下就將大亂了。
這一審訊時間耗費了方徹的精力。再加上他還以追繳亂兵的名義引兵進入吳越,消除那裡的割據勢力,對於那些駕船逃跑的亂兵,除了傳令沿岸各地軍隊搜捕外,也沒有多餘的兵力清剿。
最後得到地訊息是,那幫人逆流而上五天之後就棄船而行,已經不知所終了。
方徹並沒有在意這不過五千多人地失蹤,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五千人要想隱藏起來,實在太容易不過了。更何況,不過五千人,也對大局產生不了任何影響。於是乎接到失去他們蹤影地報告也就不在關心了。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區區五千人,卻做出了一件讓人驚訝的大事來……
第五卷 廣明鼎革 第十章 突襲潼關
廣明二年十一月的一個晚上,潼關之上,一片沉寂。wWw、
潼關,是關西咽喉,乃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必經之路。
從秦朝時候起,關中一帶就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千里的關中沃土,成為了秦、漢、唐三大強大王朝的根本所在,被稱為“王霸之基”。
整個關中地區都屬於無險可據的平原地區。因此,為了保護這一“王霸之基”,歷代王朝都在洛陽以東、長安以西的所在建築關城,作為護衛關中地區的最後一道屏障。在秦漢兩代,這一功能由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號稱“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的函谷關擔任。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才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據《通□》載:“自澠池西入關有兩路,南路由回阪,自漢以前皆由之。曹公惡路險,更開北路為大路。”建安時改山路於河濱。當路設關,始有潼關。此時函谷關雖然仍然屬於兵家要地,但其重要性已經不如潼關了。
潼關以水得名。《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取潼關關名,又稱衝關。這裡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
到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移關城於南北連城間地坑獸檻谷,即禁溝口。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遷隋潼關城於黃、渭河南岸。
此時。潼關已經成為大唐京畿重地的最後屏障。過了潼關,就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只需一隻精兵。就可以將大唐的心腹要害攪得天翻地覆。可以說,只要潼關失守,那麼長安地區就陷入了險境。無論是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反間計佔據潼關,還是黃巢之亂時黃巢攻下潼關,只要潼關一下,長安立刻危在旦夕。到了那時,無論唐玄宗還是李儼。都不得不倉皇出逃。
玄宗時期的潼關守衛不用去說,之前朝政被田令孜把持,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