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由主審官去稽核,確定沒有問題,取一個平均的成績來作為最終成績。
這邊考官一邊打分,一邊有人文官吏去記錄。
其實試卷已經批閱完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幾十份,他們將寫的好的早已整理好放在一邊。下面的人自然懂事,把劉程璧的試卷也送上去了。
皇帝憋了一群人,明目張膽的討好自己,這群文人的骨頭也軟的很。
但是皇帝看著呈送上來的試卷,第一個就是沈贏的名字,笑了笑道:“這沈贏倒是好文采。”
三皇子聽的憤憤不平,倒是二皇子稱讚了幾句沈贏。
皇帝嗯了一聲,在沒有回話,翻了幾頁看見了於淄博的試卷,便拿起來細細看去。
這一看,看的身後二皇子和三皇子,心裡俱是一悸,早就打過招呼了,這個人便做個二甲進士得了,不能呈上去,可是今日是皇帝自己要來翻得試卷,結果正正好給皇帝瞧見了,這不是打他們的臉嗎?
三皇子正想說些什麼,皇帝嗯了一聲,“於淄博這幾年進益許多,到時候殿試也能取得好成績。”
這話出了,誰敢說過不字。
三皇子有苦也只能嚥進肚子裡面去。
皇帝又開始翻試卷,翻了好半天,終於是翻到了劉程璧的試卷了。
☆、第九十七章殿試
四月二十一日應殿試,也就是在保和殿。
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宮等待,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制策題目,這種題目,一開始只有一道兩百餘字的題目,後來隨著發展,竟然有千字,後來皇帝採用何老太傅的意見,減少字數,精簡問題,變為三百餘字的問題。
所回答的策文也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
沈贏的字是何老太傅教授的,也是中規中矩的院體,但是一旦離開試卷,便是狂放不羈的草書。
其實院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
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所以沈贏會單獨勤練習院體字。
沈贏早早進了宮,歷經多時的禮節,到了保和殿,剛剛坐下,就看見官吏清喝,準備開始分發試卷。
殿試只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
明天就是閱卷日,分交讀卷官一共有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
然後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
其中一甲三人,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會立即授職。
狀元授翰林院六品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從六品編修。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進士等到考試結束,就會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沈贏深呼吸一口氣,沉下心來做題,於淄博也不知道得罪了誰,竟然坐在了最後面,靠著殿門。冷風呼呼的灌進來,連墨水險些都要凍住了。
他也呼了一口氣,抬頭望著高高在上的二皇子和三皇子,轉瞬又低下頭繼續寫字。
於淄博雖然不忿,但是知道是他們故意為難自己,可是他們越為難自己,就說明越不想自己往上爬,那自己就越要往上爬。
他笑了笑,在磨墨的時候,胸中已有了靈感,沾了一點墨,便開始龍飛鳳舞的寫起來。
這一場考試是從巳時三刻開始的,一直寫完也要未時了。
沈贏未時未到,就停了筆,然後坐在那裡閉幕眼神。
皇帝在上面看著,心裡也忍不住的驚奇,就算是當年老太傅也要到未時以後才能答完,這孩子竟然未時未到就停筆了,是寫不出來了還是在休息?
邊上的官吏頓了一下,見後面黃聲也停筆了,忍不住想這是在比賽還是什麼?
果然不出一會,連一向謹慎的於淄博也停筆了。
皇帝左右掃了一眼,看見沈贏臉上帶著笑意,似乎是預設自己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