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倒海般炮轟國軍兵力薄弱的長江岸備的第五十六師和沿黃浦江口守備的上海市保安總團。金石俱裂的巨大艦炮轟擊狂潮中,數千國軍岸防官兵猝不及防灰飛煙滅,日軍第6師團和第16師團很快成功登陸,從日本本土飛來的五百多架戰機也趕赴淞滬參戰,強大的援兵立刻使在上海的日軍命運扭轉乾坤。馮玉祥、張治中等國軍將領看著功虧一簣的戰局和數日血站成功附水東流的現實,無不扼腕嘆息。他們明白,國軍先機已失,數倍於前的苦戰就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來臨了。
“唉···”瀋陽東北邊防部內,張學良看著日軍援軍抵滬的情報,不由長長地嘆口氣。國軍當初盡殲日寇於滬的初衷計劃此時已經宣告測底失敗了,下面的淞滬戰鬥將會更加血腥殘酷。張學良思索了一下對參謀機報官吩咐道,“電告南京最高統帥蔣委員長:職認為,敵強援抵達,日軍目前已擁有絕對海空力量優勢,上海淪陷已是無可避免。在下一步的戰事中,國軍雖不乏頑強苦戰之浴血精神,但亦不能只靠單純防禦作戰,絕不可將幾十萬精銳密集與長江南岸狹長地區內層層設防硬打死拼,此戰法只會大量消耗國軍有生力量而達不到驅敵出國門之結果。職建議,委座不可過於堅強固執,一城一地之失亦不需放在心頭,應早退兵於吳福線、乍嘉線陣地,於敵筋疲力盡時,再增兵堅持展開反擊。中日之戰必為持久戰、消耗戰,國府應做好三年以上抗戰準備。職東北防軍隨時待命參戰。”
張學良口述電文,略想了想,又囑咐道:“再加上‘懇切請求’四個字。另外電告張治中將軍,日軍與我軍在上海反覆絞殺爭奪點可能是羅店地域,同時請她瑾切防敵下一波援軍從杭州灣登陸,隨時做好戰略轉進準備(國軍忌言“撤離”、“後退”等字眼,一概用“轉進”代替)。”張學良想想歷史上淞滬會戰中的“羅店絞肉機”就不寒而慄,那個地方被馮玉祥在戰後比喻為一個“大熔爐”,十多萬精銳國軍和上百名國軍將領就是以每天一個旅速度融化在了羅店這個死亡無底洞內。
張學良又出神地凝望著上海地圖,道:“估計我們東北軍馬上就要出關參戰了。”
第五十三節淞滬大戰(3)
上海戰事的發展基本都在千里之外的張學良的預測中,這一點蔣介石在暗地內也不得不承認並感到少許的佩服,但是他還是又一次斷然拒絕了張學良抽調東北軍空軍參戰上海的請求。此時蔣介石清醒地認識到了淞滬會戰作戰範圍和規模的擴大以及戰線的外移已成定局,未雨綢繆的南京最高統帥部立刻對此時參戰的中央十九師、六個旅以及大量地方部隊作了重新部署。國軍在新的調署下分成五支,其中對上海的圍攻軍由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上將指揮,任務是繼續壓縮市區內日軍的防禦範圍,同時構築真如鎮、大場鎮至吳淞鎮等地工事,鞏固圍攻基礎;長江南岸守備區由第54軍軍長霍揆章中將指揮,任務是在常熟、福山、崑山等地沿江警戒日軍登陸部隊;長江北岸守備區指揮官為羅卓英中將,轄1個正規師和3個保安團,任務是當日軍企圖在長江南岸登陸或者透過江面時從江北方向壓制日軍;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由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上將指揮,轄4個師、1個旅和兩個炮兵團,抗擊日軍可能在杭州灣一帶的登陸行動;浙東守備區指揮官為第10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上將,任務是警戒浙東沿海地區並隨時準備支援杭州灣地區的反登陸作戰。
4月1日當夜,日軍第6師團和第16師團線頭部隊已經在其陸海空強大火力的掩護下於獅子林、川沙口等地擊潰守衛的國軍岸防部隊成功登陸。想到張學良的提醒,張治中立刻命令第11師和第98師火速向羅店、寶山等重地馳援。天矇矇亮的時候,超過300架從遊弋在近海的“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四艘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轟炸機飛臨上海上空,對前進途中的國軍狂轟濫炸,投擲炸彈數百枚,大批國軍官兵被炸死炸傷,第11師33旅冒著日機轟炸和掃射極速奔赴羅店。趁著日軍立足未穩,官兵們猛打猛衝,擊潰羅店日軍五百餘人並佔領羅店。
就在第9集團軍抽調兵力堵擊登陸日軍攻勢之時,蔣介石又特別組編了由陳誠上將指揮的第15集團軍趕赴淞滬參戰。第15集團軍下轄部隊全是國軍精銳之師,其中包括陳誠“土木系”起家的第18軍和號稱“國軍第一軍”的胡宗南第1軍。全集團軍九個師立刻分頭趕赴戰場協助第9集團軍抗擊各地登陸日軍。與此此時,上次淞滬抗戰的先鋒部隊第19路軍也接到命令,立刻從宣城火速趕往淞滬前線參戰。
熊熊戰火讓整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