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人,但是不能給人以利。後世把這種現象當成項羽小氣或剛愎自用。由上面論述可知,項羽“行功爵邑,重之”的主要原因不是其人小氣或妒忌賢能,而是有客觀形式所決定。如果把這個當成用人的方法略顯淺薄。
1,項羽的用人手段
關於項羽的用人手段,由於史料的缺失以致歷代研究者都沒有涉足這個課題。從零散的歷史資料或可以勾勒項羽的用人手段。早期,項羽叔父項梁在吳中陰以兵法收羅人才,項羽亦參與之“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68)。這裡項梁陰以兵法不知道其何手段,想必有一套用人方法,項羽以後的人才運用上必然受其影響。項羽出身軍事世家,又以帶兵起義出身,項羽早期的用人經歷都以軍事帶兵有關。“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韓信語);“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隨何語)。項羽早期的用人主要體現在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精神力量,由此項羽軍也顯示強大的戰鬥力,史記多次有項羽出現而漢軍畏懼逃走的描寫,亦證明項羽在當時具有偶像般巨大精神作用,一致項羽死後,魯地不下“(劉邦)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69)。
僅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在早期軍事領域中項羽是無敵的,但是隨著項羽由軍事家轉變為獨霸一方的領袖是不夠的。項羽成為政治家時在用人上不但保留了軍事上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作風,而且增加了不少政治權謀的手段。這種轉變是從鉅鹿戰後開始的,項羽利用滅王離軍的威勢震撼諸侯,又以章邯的威脅整頓諸侯,最後用分封來打動諸侯,把諸侯牢牢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對章邯項羽也顯示恩威並用的手段,先是武力打擊,再是許諾封王,“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70),可見這種手段的有效。
後世都認為項羽剛愎自用或自持勇武不屑於用人才,這種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范增被項羽尊為亞父,韓信,陳平都是項羽親自提拔,對王陵等人的拉攏可見項羽相當重視人才。至於有人以項羽親征勝利,不親征則失敗認為項羽個人能力強而不重視人才,這種說法是沒有看到西楚內部勢力的紛亂而導致項羽無法盡用人才的尷尬。
恭敬愛人,禮賢下士一直是項羽用人的核心思想,這種核心思想使得“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陳平語),使得敵方亦讚歎其“仁而愛人”(高起、王陵語)。這種核心思想是個性使然還是家庭薰陶(註解17)不得而知,或兩者皆用。後世或有看到項羽這種核心思想,但是忽視項羽用人權謀的一面。以遠者近之,賤者貴之,這種傳統權謀之術收諸侯以為己用;以權利平衡來維持西楚王國的內部矛盾;甚至還以他人之軍為我所用(註解18)。由於史料的缺失,對項羽的總體用人手段亦是很難一窺全豹。
2,項羽的用人缺失
無可瑋言,項羽在用人上亦有很多缺陷。下面根據有限史料來探討項羽用人的失誤。
第一缺陷是不善於用小人。陳平曾指出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多不歸附項羽,估計除了得不到封爵行賞外,主要還是項羽不善用小人。鴻門宴前劉邦左司馬曹無傷眼見劉邦將為覆滅,暗中通訊項羽,以求封賞。雖然曹無傷是典型的小人,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內線。但是項羽顯然不屑用這等小人,輕易就賣給了劉邦(71)。
第二缺陷是個人能力太強,不能發揮屬下的獨立性。滅秦戰爭及楚漢戰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項羽的帳下將領基本都是屢戰屢勝;而失去項羽的統率,幾乎都是屢戰屢敗。典型的如英布在鉅鹿之戰英勇無比,但是後來背叛項羽輕易就被擊敗。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了項羽個人能力太強,而且也不注重培養手下獨當一面的能力,以致手下對其有嚴重的依賴心理。另一方面項羽對其士兵的巨大精神力量使得其他人無法有效的用來獨當一面,可以說項羽的軍隊被項羽培養成失去項羽就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雖然在軍事上項羽是無敵的,但是顯然達到這樣的形式,顯然不利於屬下的培養。韓信亡楚歸漢,很大程度上亦是在楚營得不到發揮的緣故。
第三缺陷是不能全面的用一切手段拉攏人才。學者閻盛國總結劉項在勸降方面的優劣認為“(一)劉邦的勸降態度是積極的,主動的;項羽勸降是被動的,消極的。(二)劉邦‘降城即以侯其將’;項羽以人質威脅。(三)劉邦對待投降的將士優禮有加,破格提拔任用;項羽大肆殺戮,很少利用”(72),雖然其總結有不少片面之處,不過卻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