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騎兵戰馬目前僅有五百餘匹,包括外購和原來存有∩於數量不足,高勇建議採用輪換訓練方式。至於具體訓練高勇不是很懂,畢竟現代軍事都已被機械化代替,早已沒有了騎兵的身影,有關訓練的知識也是和機械化兵種相關,放在現在騎兵身上完全無用≮是,高勇直接將騎兵具體訓練交給高順、魏明和沮授等人,自己僅提供力所能及的戰術思想指導,如奔襲、奇襲、包抄、大範圍大縱深穿插、機動作戰等。
至於步兵訓練則是高勇能夠全力發揮的地方。無論歷史如何變遷,陸軍步兵的核心作用始終未曾改變,只要是攻城略地絕少不了步兵出陣。況且,千餘年間任憑武器冷熱交替更新換代,步兵作為軍事量的核心,其戰術、戰略思想始終未有大的變化。
高勇根據現代陸軍步兵和特種兵的訓練教程,安排了在當時看來極其嚴格的訓練科目,按照沮授的說法,此訓練之嚴格比起秦軍銳士、魏國武卒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必修體能科目包括:十里山路(約五公里)三十公斤(即大約與三十升水同重的鐵塊、鉛塊等)負重越野跑(早晚各一次);附地挺身二百次;仰臥起坐二百次;引體向上二百次;蛙跳一里。
戰鬥技能訓練科目包括:抗擊打訓練、野外求生訓練、單兵格鬥技巧、戰陣訓練以及最核心的思想教育等。
抗打擊訓練根據武警部隊訓練改進而來,增強士兵受到撞擊與打擊傷罕的抵抗力、自我保護能力,以求最大限度縮短回覆時間。
野外求生訓練採用偵查兵的訓練模組,鍛鍊士兵在敗退潰散後如何使自己生存下來並返回軍營的能力。
單兵格鬥技巧是高勇根據特種兵訓練的方式設計的,強調在小隊組織下如何發揮最大的攻擊力和防禦力,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並在殘酷的戰鬥環境中存活下來。
戰陣訓練選用兩種基本陣型:其一為古代正面攻擊力最強的羅馬步兵方陣,此陣型重在整體配合,要求士兵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協調性;其二為兩軍混戰時散開使用的絞殺陣型,該陣型以班為單位,每三人構成一個三角錐,一個班正好是三個三角錐,班長站立於三個三角錐的中心,因此這十人又剛好構成了一個大三角錐。每個三角錐由一人專司進攻殺敵,另兩人負責協防,並根據情況不斷轉換攻防角色,始終保持一個人主攻、一個人主防、另有一個人隨時策應的隊形。此散兵陣型即可保證一段時間內持續穩定地攻擊力、防禦力,持續殺傷敵人有生量消磨敵軍鬥志,又可減少己方傷亡。兩種陣型有一個共同點:均需要士兵互相配合〃過戰陣訓練還可以讓士兵瞭解:保護同伴即是保護自己,三個人互相協作的量遠大於三個人各自為戰的量。
思想教育暫時以愛國(當然是高勇治下的三郡)為主,等到天下大亂再慢慢轉為熱愛擁護新制度。
高勇親自與眾將商討補充此訓練方法,並將其作為作戰部隊的核心訓練教程。隨後任命魏明和孫泰為兩個新步兵團團長,屬於漢軍體制中的校尉一級。當然,對外仍說是校尉。
次日,二人齊至郡府向高勇拜謝。剛進屋內,習慣性地屈膝行跪禮,可是腿彎了一半突然像是記起了什麼,立刻改為立正,敬了一個標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禮。
高勇滿意的點點頭,這是推行新軍體制改革的第一步,原有郡兵繼續使用漢軍禮儀,而新設三團新軍則統一規定採用新式軍禮。尉官以上軍官一律採用解放軍敬禮方式,普通士兵採用另一種軍禮:向正前方伸右臂45度,同時手掌伸直即二戰時期德軍的敬禮方式。
高勇雖然反對納粹的慘無人道,但是對於德軍卻懷有深深的敬意,因為他們是二戰中公認的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比那小日本不知強出多少倍!
一切都按照新規定執行,上級軍官受禮後必須回禮。高勇同樣以一個標準的軍禮回覆,問道:“報上姓名,軍銜、軍職!”
左側孫泰比高勇高出一頭,右側魏明卻僅高出少許。孫泰首先開口:“啟稟主公,屬下孫泰,軍銜暫無,軍職新一團團長。”
聲如洪鐘震得高勇耳膜都疼痛起來,笑道:“呵呵,孫校尉……啊!應該改作孫團長,聲音洪亮有氣魄!”
“啟稟主公,屬下魏明,軍銜暫無,軍職新二團團長。”
高勇看到二人如此拘謹,忍不住笑道:“別裝嚴肅了,都是老朋友。坐下詳聊,商討一下新軍訓練的問題。”
二人亦微笑坐下:“用新軍禮想不嚴肅都難,主公怎能想出如此軍禮?”
高勇回道:“在恩師身邊耳濡目染。找你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