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源源不斷的運糧部隊,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戰爭線越長,消耗越大,不光是前線將士,後方的供應就是龐大的鏈兒。
“龐先生,目前我魏國具體有多少人口,常規軍有多少,可知道產地主要來自哪裡?”
龐淮回道:“大魏目前擁有一百萬戶民,還有一些貴族奴隸、封地佃農沒有計算在內,按每戶三口,至少有三百多萬民眾,其實遠不止這個數,但是因為上下貴族權力遮蓋,無法詳盡統計,只有這些人戶籍在冊。”
“常規軍有四十萬,其中有武卒五萬,精銳步卒十萬眾,其餘都是地方鄉勇,還有臨時服徭役的兵卒,年齡不等,在十六歲至五十五歲之間,真正有戰鬥力的,除精銳外,就要從各地重新招募新軍增添進來,否則一些鄉勇之兵,體格衰弱,很多年已老邁,戰鬥力低,更有一些邊戍軍,需要自行耕農田地,畢竟軍隊開銷巨大。”
“魏國的產糧地,主要在黃河、濟河沿岸的平原地區,其中安邑、大梁、襄陵、淮陽四處,都是為產糧中心,敖倉為國庫屯留之所,負責軍隊與皇室的巨大糧餉開銷。”
辰凌又問道:“後方運糧,需要多少人力支撐?”
龐淮感嘆道:“大帥問到關鍵了,其實對外發動戰爭,前線消耗雖然巨大,但國內週轉則更加龐大,光咱們十萬大軍,就有兩萬輜重隊伍,那是護送的軍伍,也是後勤兵。”
“但國內要把這些糧草湊齊,各地發動的鄉間小吏、里長、亭長、鄉勇之兵,還有服役的百姓,至少需要三十萬人才能把這些糧草湊齊,並運往指定的地點,再週轉到邊境戍軍屯糧點,由咱們的輜重隊前往接收,發動三十萬大軍,那就需要九十萬民眾,在週轉著糧草,儘管不用每日都上路,但是每月至少有十日是在趕路,一旦戰爭趕到打春和秋初,民間百姓都在耕作,糧草供給就會出現短缺。”
辰凌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細的糧草講解,原來內部有這麼多講究,不光是表面前線那十萬人,打打殺殺就可以,後方發動的力量更加巨大,毫無疑問,戰線越長,運轉起來就會越吃力,如果國內勞動力都用力運糧,誰又去耕作呢?建設、作坊、礦業等等,哪裡都需要勞動力。
戰爭的較量,很大程度就是雙方國力的較量,一點不假!
記得辰凌在後世,一個網站論壇內,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寫到,1948年爆發淮海戰役的時候,解放軍出動六十萬人馬,與國民軍發動大戰,在一片平原之上,開闊的地形,戰壕線非常廣,光這六十萬大軍,作戰期間,後方民兵、百姓供給糧草的隊伍,竟然達到五百四十萬人,用毛驢車和自己小推車來運糧,九倍於作戰人員的數量。
在戰國時代,供給很難用馬車,因為戰馬太貴了,只能靠牛車和人力來拉,光這魏國三十萬大軍的供給,的確給國家帶來巨大壓力,戰爭消耗,不得不詳細考慮,自然是拖得時間越短越好。
這個時候,辰凌忽然覺醒,燕國要日後統一天下,糧草還要提前準備多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秦國當時統一天下,需要十年的征戰,滅掉六國,共斬殺了近兩百萬敵軍。
由此可見秦國的國力,數倍於東方六國,這需要幾代秦王的共同努力,一點一滴去積攢,不斷分化、削弱各國的實力,最後達到了頂峰,由嬴政這位雄主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據記載,長平一戰,秦軍先後數次共發動了六十萬大軍,跨越了五百公里,與趙軍對壘激戰,打了兩年之久,最後完勝,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兵,但橫跨那麼遠的距離,需要多少龐大的糧草?又需要發動多少人來供給運輸?
光想一想,都感到可怕,秦國是如何做到的?簡直是個奇蹟,以當時秦川通往太行山崎嶇的路,幾乎不可能完成!
“看來強軍只是一方面,除將士英勇,名將領軍外,對外作戰的國力,還包括武器裝備、糧草供應、道路運輸等,全國軍民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才能完成統一戰爭!”
辰凌眼神一亮,看著桌上的地圖,目光定格在燕國遼東以北部的土地,那裡是東北黑土地,華夏最富饒的土地之一,如果能在大東北開拓荒田,移民過去耕作,趕走東胡人,馴化當地少數戎狄民族,成為燕國的糧倉所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才是關鍵所在!
第0566章不同意見
辰凌聽聞龐淮等策士為他講解糧草和運輸等情況後,對於後勤供給方面,有了全新瞭解,不得不說,曾經自己並沒有考慮這麼細緻,只在想前線大軍如何打仗,後勤工作雖重要,但容易辦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