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苦練少林內外功夫,身體已經錘鍊的無比強橫,不僅力大無比,各種感官也是空前的敏銳,所以一旦掌握了薛訥傳授的技巧,射術自然便是大幅度突進,僅僅經過薛訥幾句話的點撥,卻早已蛻變為一個善射之人,雖然射術比起薛訥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相差已然不多矣,相信只要再經過數月的磨練,他的射術就算是超越薛訥也算不得難事。
“哈哈,多謝薛兄這一番指點,令小王如同是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果然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薛兄今日之恩德,小王定然銘記肺腑,來來來,箭術演練完畢,我等今日再來探討探討剡公法。程老將軍說過,剡公法犀利無比,其要旨與兵法暗合,乃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之句”。
李顯絲毫不以今天這點所謂“心得”其實是頭一天晚上張無塵所悟並傳授給他之事為恥,淡淡的說道:“吾這幾日對這幾句進行思索,感覺這幾句話所含意蘊頗深,照吾看來,這其疾如風,不僅僅是在講其快,更是要注重身法與命中,比如這一招蛟龍出海,如若僅僅是講求速度的話,這一招其實並不足以致命,畢竟在術之中,這一招再平常不過,不過若是我等覷準機會,在對手猝不及防或出現防禦漏洞之時發動致命一擊,定然可取其性命。”
“嗯?”薛訥聽了李顯之言,頓時現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之後從兵器架上抽出,將那一招看似普通的蛟龍出海演練了一番,然後點頭說道:“大王所言甚是,末將受益匪淺,不知大王還有何心德?還望不吝賜教。唉,本來末將……”
薛訥本來想說什麼,卻是突然住口,將一張臉憋得通紅,硬生生的不再說下去,可話中的惆悵之意卻是表露無疑。
李顯心中不由得暗暗好笑,他自然知道薛訥話中之意:“本來以為透過傳授箭術可以補償之前欠下李顯的人情,可現在經過李顯這麼一番點撥,他越發覺得欠李顯之情意不夠償還。
連李顯都清楚薛訥心中所想,薛訥自身自然是更清楚,可清楚又能怎樣?因為此事又讓薛訥像是陷入泥潭中不能自拔一般,隨之越陷越深,卻也知道李顯對於這套法的領悟實在是自己目前所難以達到的,甚至他自認為要達到李顯今天的頓悟,至少需要十年的摸索時間。
現在李顯的一席話就能減少自己十年探索的時間,薛訥又有什麼可以拒絕的理由呢?更何況這份人情既然欠下了,那欠得多和欠得少又有多大差別呢?
所以薛訥才做出決定,讓李顯將心中所有的領悟全都說出來,大不了自己日後想辦法再一起償還這份人情。
卻見李顯也不客氣,繼續說道:“所謂其徐如林,應該也不應該是緩緩推進,令對手無法找出破綻,因為這將與後面之不動如山相重複,而根據小王之推斷,當是指招式綿密,如同海潮一般前後不歇,與此同時,吾等應靜心等待機會,隨時準備奮起反擊,以求穩中求勝。而侵略如火,亦不僅是指力量,更要與速度相結合,必須在間不容髮之際一擊致命。最後之不動如山倒是最好理解,吾等一旦防禦,便令敵手無法找出絲毫破綻,除此之外,吾等還需像大山一般給對手造成壓力,令其無法靜心尋得戰機。呵呵,不過有一點,雖然理解起來容易,但真要完全領會,恐怕還需不少時日,日後你我還需多多切磋,積累積累經驗,如果能夠打上一場仗,積累積累實戰經驗就是在太好了。唉,只可惜李司空那老頭實在固執,竟然不允許本王上陣殺敵,否則也能斬將立功,為我大唐出一份力。”
說到最後,離線的臉上頓時現出了一抹的惆悵,搖頭嘆氣道。
其實薛訥的心中又何嘗不做這等想?從軍半載,竟然連一場仗都沒打過,對於他這種立志建功立業的少年來說,該是怎樣一種煎熬?只不過作為一名下屬,又如何能夠數說上峰的不是?薛訥也只好勸說李顯,說李績也是為了他們好等等,直說的李顯心中更加苦惱。
第70章危難之際
李顯與薛訥等人在一起討論槍術箭法,忽忽的便過了兩個多月,這一天李顯依舊像往常那般與薛訥等人研習槍術箭法,卻沒想到一支軍隊突然悄悄包圍了大軍所在的營地,這時候天剛近申時,估摸李績的攻城大軍也就是剛剛發動進攻沒多長時間。這支軍隊既沒有事先給龐同善進行任何通報,又是在這樣一個奇怪的時候接近,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應該知道,來者定然是敵非友。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一次悄悄接近唐軍營地的,正是高句麗的大將劍牟岑所率領的三萬大軍,原來這劍牟岑本來是奉命援助新城的,可是聽探馬回報,圍攻新城的竟然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