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幼寧與紀琅華的往來都沒有受到阻攔。
紀琅華在幼寧心中是個有些神秘的小姐姐,她的性情與羸弱的身體完全不符,落落大方,待身邊人都極為隨和,心情總是很好,時常帶著笑容。幼寧曾見過她發病,臉色蒼白如紙,心絞痛到幾近不能呼吸,她卻露出笑容,“小幼寧別怕,這可比砍首好多了。”
幼寧奇怪詢問,她便道:“你知道嗎?砍首的那一瞬間其實並不痛,因為劊子手的刀都磨得很利,手起頭落,根本沒感覺。不過人卻並不會馬上沒了氣息,也許是因為頭還未反應過來已離開了身體。直到滾了兩圈看見自己的身體跪在那兒,才會意識到,啊,原來自己已經快死了,那時才是真的痛呢。”
紀琅華講述這些話的語氣甚至和在說今日天氣不錯時別無二致,尋常男子聽起來都毛骨悚然的話她卻能輕鬆道出,杏兒之後都暗地對幼寧道:“姑娘,我覺得這位紀姑娘有些古怪,您日後還是少與她來往吧。”
幼寧卻並不想如此,除去這點小問題,紀琅華真心待她好,她不願因這種理由就將其拒之於外。
杏兒只得多留了個心眼,她覺得夫人年紀大了不適合聽到紀姑娘說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話兒,便尋機會將此事告訴了容雲鶴。
杏兒憂心忡忡,“還有五日便是姑娘和太子殿下的大婚,奴婢覺得那位紀姑娘實在奇怪得很,平日問姑娘問題也似話裡有話。姑娘心性好不願懷疑旁人,如今還讓紀姑娘住進了府中陪到大婚。奴婢實在不能安心,只能斗膽來尋世子您,您勸姑娘,姑娘必定聽的。”
作為容府的人,杏兒實在難以對紀琅華生出好感。先是紀家因她死纏著自家世子,還請奏御前試圖以聖旨來逼婚,隨後又似給自家姑娘下了迷魂湯,讓姑娘視她為交心知己,閨中好友。
容雲鶴聽罷面色尋常,“幼幼與紀姑娘平日一直都在談論這些?”
“……倒也不是。”杏兒實話實說,“大部分時辰紀姑娘說的話兒和其他姑娘也沒甚麼區別,只是問姑娘喜歡做什麼,吃什麼……或談一些趣事,不過時不時便會旁敲側擊姑娘是否曾經與人有齟齬、咱們容府可曾與什麼人有怨。”
杏兒沒道出口的是,她覺得那位紀姑娘似乎不大信任自己和青嬤嬤這些貼身伺候姑娘的人,總是用一種探究的眼光望來,隨後又移開。雖然沒有明示,但這種眼神總會讓人感覺不悅。杏兒更是不平,自己和青嬤嬤伺候姑娘十餘年,紀姑娘才認識姑娘多久,有什麼資格來懷疑她們?
要說值得懷疑的,不正是紀姑娘自己。
見世子垂眸沉思,杏兒試探道:“世子,您說紀姑娘是不是因為您不願娶她,所以想對我們姑娘做什麼……?”
容雲鶴失笑,杏兒跟著幼寧久了,竟也沒什麼城府,這種話都能直接道出,好在幼寧身邊還有個青嬤嬤。
“不要胡亂猜測。”容雲鶴正色,“忠心護主是好,切忌越矩。此事我會注意,你仔細伺候便是。既然幼幼與紀姑娘投緣,也不用特意阻攔,五日後就是大婚,莫惹她不快。”
杏兒忙應是,接道:“夫人前幾日還說起世子,說有幾日沒見著您了,讓奴婢們見著您,就讓您去夫人院裡一趟。”
“嗯,我現在就去,你回去吧。”容雲鶴這幾日去拿了自己早就命人去尋的賀禮,幼寧大婚,他作為兄長自然要為她添妝。
闔府都忙得團團轉,幼寧卻成了最閒的那個。婚期越近,她的事越少,只需要吃好睡好,到那日能夠以最好的狀態與太子成婚便是。
皇后按照慣例,從宮中派下四個教養嬤嬤,教導幼寧宮中規矩。嬤嬤們都被提前交代過,心如明鏡,萬不敢讓未來太子妃有絲毫不滿,教起規矩來柔聲細氣,幼寧哪處不對也只會謙聲指正,到這幾日已不再讓她辛勞,而是每日去指點廚房膳食。
紀琅華這幾日搬來寧國公府與其同住,將種種看在眼中,不無感慨道:“看來太子當真待你很好。”
誰能想到前世那個嗜殺成性的暴君,這世會將一個嬌嬌柔柔的小姑娘捧在手心呢。紀琅華不得不承認一物剋一物,也許十三皇子那樣的人,就是需要這麼個可愛柔軟的小姑娘來治。
幼寧坐在繡凳任婢女往發上抹香膏,聞言眼眸彎彎,“十三哥哥當然好。”
紀琅華看著她自心底露出的笑容,便也不自覺笑起來。這世的十三皇子確實好,只要他好了,所有人都會好。
笑著笑著就不由咳起來,紀琅華以帕掩唇,對要幫她拍肩的婢女擺擺手,“咳幾下罷了,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