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立下稱帝,向北退至草原,在獲得一些部落的支援後,手中有了萬餘精兵。但是當時遼國大勢已去,耶律大石便向西發展,就靠著這點兵力起家,在不到十五年的時間裡,降伏了實力不弱的西域諸國,建立了一個版圖不在南宋之下的新遼國,由於位置極西,在中原多稱其為西遼國。而耶律大石並未因眼前的安定便放棄恢復故國的打算,期間曾多次派出大軍試圖伐金,雖然都因路途遙遠而夭折,但是比起偏安的南宋小朝廷來說,可要強得多了。可笑的是,南宋朝廷對於耶律大石重建遼國之事,只有粗略的瞭解,皇帝和官吏們只關注與南宋接壤的幾個國家,其自閉的程度可見一斑。
就在趙抗努力地練功學習的時候,組織的其他成員也沒閒著。對於如今治下人口三十多萬,軍隊超過六萬人的組織來說,是時候殺出去了。於是,離臺灣島較近的島國麻逸,便成了首選的攻擊目標。
按陸仁當初定下的發展規劃,先立足臺灣,等站穩腳跟之後便向南洋發展。南洋分為兩大部分,一是中南半島,分佈著有大小十數個國家,文明發展程度都不低。如果光論水稻種植技術,甚至還在南宋之上,要不當初也不會從那裡引進“占城稻”了。中南半島諸國中以越南國力最強,另外真臘、佔婆、蒲甘、羅斛、暹國和滿剌加等等也都是實力頗強的國家。這些國家之間形成了微妙的均勢,誰也吃不了誰,不管誰破壞這種均勢,都會成為眾矢之的。再加上中南半島人口眾多,總數恐怕不下二千萬,以組織目前的實力,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征服他們的,因此這個攻擊方向很快就被放棄了。
於是組織便只能拿那些散佈在南海周邊的島嶼開刀。由於南洋造船業落後,島嶼間的交通很不方便,因此稍大的島嶼往往就自成一國。據說在南洋這種小小的島國有上千個之多,當然,只是據說,漢人對外面的世界實在是太缺乏瞭解了。也正因為交通不便,當地的耕作水平相當低下,這點其實看當初臺灣土著的情況就能推斷出來。由於糧食不足,那些國家普遍人口有限,即使是其中較強的麻逸國,據說也只有一千多戶而已。國土廣大而實力不足,這不是肥羊是什麼?於是麻逸國便成了組織的第一個攻擊目標。
不過因為陸仁對麻逸人口不足萬人這一點存有懷疑,再加上首戰必勝的要求,此次居鵬足足帶了三萬人出征,其中水手和陸軍各佔一半。之所以選擇快過年的時候發動戰爭,是為了避開臺風季節。實際上,組織在原始積累階段沒少吃颱風的苦,即使停泊在港內避風,颱風的破壞力依然可怕。要不是有劉明他們在,“先驅”號每次受損都能迅速得到修理,它恐怕早就像歷史上所有的先驅一樣完蛋了
由於有俘虜來的老海員指路,這支對南洋當地居民來說空前龐大的艦隊一路向南航行,終於逼近了麻逸國。抓來幾個當地人一問才知道,麻逸國是這一帶島國中最大的一個,周圍的幾十個小國都臣服於它。而麻逸的人口遠比大家原先以為的要多得多,因為它本國的軍隊就超過一萬了。
第二十九章 挺進南洋
“多虧聽了那傢伙的話,要不這趟就真是白來了”,居鵬暗歎。自從加入組織以來,他接觸到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終於開始正視漢人對外部世界的無知。
“我當初以為金軍滿打滿算也就二十萬人,現在看來只怕遠遠不止啊!”,居鵬不自覺地就想到了他當初的大敵。他和金人打了那麼多年,但其實瞭解的情況也只限淪陷區而已,不然也不會鬧出將燕京當成黃龍府的笑話。後來陸仁進行過簡單的分析,當初遼國的軍隊就有上百萬之多,而金國如今的疆域遠大於當初的遼國,它才二十萬軍隊,可能嗎?對北方的勁敵如此缺乏瞭解,還整天喊著還我河山,豈不可笑?
現在親眼看到傳言的驚人謬誤後,居鵬終於完全認同了陸仁的觀點,“如果繼續自高自大下去,而不能正視外部世界的話,我們漢文明是必定會滅亡的。”
麻逸如果將其臣屬國家的軍隊都徵集過來,實力並不弱,居鵬自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他的軍隊迅速搶佔了一塊灘頭陣地開始登陸。由於麻逸已經有較長時間沒捲入過大規模的戰爭,再加上居鵬用兵神速,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時,那一萬五千陸軍已經如同下山的猛虎一樣,殺入了麻逸的都城。
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行軍速度如此之快,攻勢如此之猛,其實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但是居鵬很清楚,如果拖的時間一長,等敵人的援軍一到,到時候遭到兩面夾擊,是必敗無疑的。而如今看到居鵬的軍隊這麼快就攻進了王城,那些小國的國王們自然就會開始打起他們的小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