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則遠勝之。而且當時趙國又遭遇災害,向齊國借糧也失敗了,如果一直拖下去的話,趙國國內餓死的人恐怕更多。所以趙國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集中全國兵力,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儘管如此,趙括確實算不上真正的將才,為將者,不識天時、不辨地利,是庸才也。趙括居然被敵軍誘入死地,可見其不識地利,而且秦軍出動了數十萬兵力,卻只需丟下了幾千真假混雜的屍體就能誘其上當,甚至追擊過程中趙軍還出現了前後軍脫節的情況,這隻能說他還是太年輕了”
“有道理,趙國在外交上做得也很不好,完全被秦國玩弄於鼓掌之間,孫子強調‘伐交’的重要性,確實是很有道理的。南臣啊,其實趙國那時並非完全沒有勝機,你能想到嗎?”,趙抗開始考鄭南臣了。
“屬下只能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調代北抵禦匈奴的李牧南下,可那時李牧還年輕,未必鎮得住四十萬大軍。而且對匈奴不設防,那實在太危險了。”,鄭南臣沉思了一會,回答道。
“這倒無妨,李牧手下就有十餘萬軍隊,全是百戰精兵,讓他和廉頗換防即可。不過這種辦法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還是兵對兵、將對將,李牧可未必打得過白起啊!”,趙抗輕嘆道,他一直很偏愛戰國時的趙國,當年讀史時就為其後期的昏君誤國而鬱悶了好久。
“那麼就兵不對兵、將不對將?這該怎麼打?”,鄭南臣這下也迷糊了,他的思維再開闊也無法和接受過現代觀念的趙抗相比。
“很簡單,先利用險要的地形拖住秦軍的主力,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最多二十萬軍隊便足以拖住大部分秦國的軍隊。然後派出十萬騎兵秘密從雁門雲中一線斜插秦國的腹地關中,關中是平原地帶,利於騎兵馳騁,而秦軍已經精銳盡出,未必能阻止得了。當然,這是一次軍事冒險,但比起死戰必敗的結局,值得一賭。”,趙抗笑道。
鄭南臣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樣一來,萬一東方六國起兵攻擊趙國身後,那趙國不是更早滅亡嗎?就算有長城(指趙長城,防禦匈奴的。)在,代北也至少得有五萬兵士駐守吧,分散到各地維持治安的駐軍也至少要三五萬吧,趙國總兵力不過五十萬,這樣一來便只剩十萬老弱病殘可用,怎麼可能抵擋得了?何況這五十萬恐怕還有水分,那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你說的這種可能,是想當然的結果,再仔細想一想,如果東方六國真的這麼做,那麼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呢?”,趙抗輕笑了一聲提示性地問道。
鄭南臣沉思了一會,突然面色大變,叫道,“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秦國!還真是令人吃驚”
“還不算笨,說說理由吧。”,趙抗的笑容更加舒展。
“這樣一來,偷襲秦國的十萬精兵被斷了歸路,又心忿盟國背信棄義,必定向秦軍投降,而與秦軍主力對峙的二十萬大軍無法撤退,也只有同樣的出路,於是秦國平白就得到了三十萬大軍,而且還不用擔心他們的忠誠。由於事出倉促,其他東方五國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協調好,就算出兵也只可能是與趙國相鄰的燕國、齊國與魏韓。三晉一體,而魏韓兩國又需要藉助趙國的力量抵抗強秦,所以出兵的可能性很小。那麼也就是燕齊二國出兵的可能性較大。且不說燕齊二國早就國力衰弱,能不能攻下趙國本土還是兩說,長平之戰後燕軍的主力被趙國的殘兵大敗就是明證。就算他們攻下又怎麼樣呢?趙國百姓心懷怨憤,必定不會甘心臣服,民間的抵抗一定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燕齊二國的軍隊又如何抵擋實力大增的秦軍呢?兵力超過八十萬的秦軍,足以橫掃天下了,他們若敢這麼做,不過是使得秦國統一的時間大大提前罷了。”,鄭南臣說出了他的分析。
“說得很好,不過你只說了問題的一個方面,還有一方面也很重要,那就是若趙國的奇襲成功了,結果會怎麼樣。”,趙抗眼中第一次透出了睥睨天下的光芒,“就算趙國奇襲成功,秦國的面積遠大於趙國,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穩固統治,何況秦國王室也大有可能撤入巴蜀地區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而就算秦軍主力因此軍心浮動,若想以二十萬趙軍全殲他們,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所以如果趙國成功的話,那結果會是秦國大幅削弱或是滅亡,趙國短期國力大幅減退,換來了日後統一天下的資本。東方諸國大多短視,在他們眼中,這對自己是有利的,至於數十年後趙國的國力會形成壓倒之勢,就不是他們所能預見的了。要是他們有這能耐,當初就算合六國之力,也一定要將秦國扼殺在萌芽之中的。總結一下,結論就是,以東方五國的眼光來看,偷襲趙國於己不利,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