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說以李安然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想要做買賣那是太容易了。
可讓雲燁無語得是,自己這師兄好死不死地選擇了幫人打造兵器這種辛苦無比的買賣。
好吧,雲燁也承認,這項買賣放在左武衛裡,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沒看手頭上的訂單已經多到根本沒辦法完成,最關鍵得是,這裡面的利潤大得嚇人。
就拿程處默手上的那把斬馬刀來說吧,不光是刀的材料和製作費用是由程處默自己負責,甚至連煉製時的煤炭也由對方自己搞定。
得虧隴右這邊本來就有煤礦,再加上眼下這個時代對於煤炭的運用少得可憐,否則這生意還真不見得能做得成。
與普通的斬馬刀不同。李安然打造的這柄所謂百鍊花紋鋼的斬馬刀,從造型上來說更類似於後世的苗刀。
同時也有幾分清朝時期馬戰時所用長柄戰刀的風格,總而言之,這把刀身有些弧度的斬馬刀即實用同時造型上也相當的漂亮。
讓雲燁無語得是,這把由自己和師兄兩人打造出來,除了人力成本幾乎為零的刀,居然硬生生地賣出了兩千貫錢的天價。
雖說貞觀二年的物價還遠沒有大唐盛世時期那麼低,可這是兩千貫啊,放到後世就是兩千兩紋銀或者兩百兩黃金。
忙活了兩天,就賺了兩千貫。這樣的賺錢速度。直接就讓雲燁有種“這裡人傻、錢多,大家速來!”的念頭。
剛開始的時候,對這種昂貴無比的刀還沒什麼人捧場。
可等程處默在戰場上用這把刀,連斬三十六人。而且還都是連兵器帶人一塊斬斷。甚至有的連馬都沒跑掉之後。李安然和雲燁的生意頓時就火了。
先是以程咬金和副將牛進達為首的一眾武官,紛紛下了訂單,接著就連一些軍卒也開始下起了訂單。
當然了。這些軍卒自然是沒辦法像程處默這樣砸兩千貫來買把寶刀,但卻不妨礙他們買些普通一些的貨色。
你說啥?放著高利潤的天價刀不賣,非要花時間在低檔貨身上會不會不值得?
正常情況下來說,這麼做確實是不值得,可誰李安然把澆鑄法給弄了出來。
按照種類的不同,做出十套模具出來,到時候只需要把煉好的鋼水往裡一倒,冷卻後再研磨和組裝一下就能搞定。
雖說這些批次鑄造出來的刀,在質量方面完全沒辦法和程處默的那種高價貨相提並論,但也比那些軍卒自己用的刀強。
至於價錢的問題,知道這些軍卒個個都是拿命在拼的李安然,也沒有死咬著一定要錢,除了錢之外,皮草、藥材,甚至一些戰利品都可以。
實在不行還可以記帳,哪怕得付利息,但能夠先拿到好兵器上戰場,這點利息壓根不算什麼。
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新刀的好處後,不光是雲燁這邊的訂單越來越多,而且整個左武衛大軍計程車氣也是越來越足。
那些羌人在那些軍卒的眼裡,已經不僅僅是建功立業的本錢,更是直接就成了活生生的銅錢。
考慮到鋼刀的價格再便宜,也有很大一部分軍卒承受不起,李安然後來還開發出了槍頭這個商品。
相對於那些動輒就要一米左右長度的刀來說,只需要三十來公分的槍頭在用料方面明顯就要小得多了。
有了槍頭,只需要再配上合適的槍身,殺傷力不但不比刀差,相反在某種程度上還要強上不少。
畢竟古話說得好,一寸長一寸強。
一米多長的刀對上兩米多長的槍,只要不是第一時間被人砍斷了槍身,基本上是長槍完勝。
更何況李安然在賣槍頭的時候,還以買一贈一為由附送上了一招槍法。
槍法很簡單,只有一招,刺。
可就是一招,卻已經讓諸多拿著新兵器上戰場的軍卒受益匪淺。
你想啊,當雙方面對面開片的時候,持刀的人還在往前衝,可持槍的人卻是瞅準機會遠遠地一刺。
就算並不是所有敵人都倒在這快如閃電的一刺之下,但就算槍身被削短,以雙方的距離大唐軍卒依舊有躲避和抽刀再擊的機會。
更別說李安然有意無意地還透露出了一種槍陣的用法出來,只需要一批槍兵結成陣勢,那效果嗎,哦呵呵……
反正自從槍陣的推廣,每次殺敵時不光是戰績越來越大,而且自身的傷亡也是越來越低。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李安然把磨刀、磨槍還有組裝的事情直接交給訂貨者自己搞定,可產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