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些什麼應季的點心了,她果然不負所望。這也是她這小攤子,能一趟趟勾著人來的原因所在。
到了晌午時候,生意總算清淡了些,秦春嬌有些小事,便走開了片刻,將生意交託給了劉氏與董香兒。
這時,路上的行人已漸稀少,攤子上也沒多少客人了,劉氏與董香兒便聊著閒話。
往河間縣方向的路上,忽然走來兩名男子。
這兩人大約都是四旬上下,一人身著錦緞華服,頭上綰著一支束髮的金簪,面容白皙俊秀,手裡輕搖著一把摺扇。一派斯文作風,氣韻脫俗,但那眸子裡卻似有精光微閃。
而另一人,一身玄色勁裝,腰帶上懸著一塊玉牌,竟還配著一口長刀。這人面色冷峻,雙目犀利,周身蘊著一股子內斂的氣場,在那錦衣人身後錯一步跟著,似是隨從。
兩人走到攤子前,那錦衣文士瞧著鍋裡白嫩的豆腐腦,又聞著蒸糕和包子的香氣,不自禁的嚥了一下,說道:“這村野攤子上的吃食,瞧著倒也饞人。”
那黑衣人說道:“爺,怕不乾淨,還是別吃了。”
他這話說的旁若無人,四下全聽見了。
劉氏還沒說什麼,董香兒柳眉一豎,杏眼圓睜,斥道:“你們嫌不乾淨,老孃還不賣呢!”
黑衣人眸子一利,想要說些什麼。那文士卻眉毛微挑,將扇子打在他胳臂上,攔下了他。他淡淡說道:“這位大姐好鋒利的口舌。”
董香兒斥道:“怎樣,你還想打我?”
攤子上便有食客看不下去,說道:“這位老哥,你要不吃就走吧,我們還怕東西不夠我們分哩。您有錢,跟我們這些鄉下窮漢湊什麼熱鬧。”
那文士似是來了興致,問道:“怎麼,這家攤子的吃食很搶手麼?”
那食客便指指畫畫道:“你不知道,這攤子的主人其實是個小媳婦,手藝可是了得。旁的不說,這豆腐腦我每天都要來吃上一碗,不然就覺得不舒坦。再有,每到換季,她必定要做些應季的時令點心。之前是藤蘿餅,再之前是紅棗糕,這會兒就是槐花包子和槐花蒸糕,都可口的緊。要吃還得抓緊,錯過去就要等一年,這小媳婦可從來不拿那些扔貨來濫竽充數。”
那文士微微頷首:“這時令吃食,別處也有,不算稀奇。”
那食客似是嫌他撅了自己,生起氣來,擺手道:“我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京裡的點心鋪子我也吃過,什麼童記,什麼和膳坊,全沒這兒的好吃!她這一口,別處還真就沒有!”
文士淡淡一笑,將扇子一收,吐出兩個字:“嚐嚐。”
第81章
那黑衣人聽文士的話,眉頭微微一皺,低聲勸阻:“爺,離京城已不遠了,還是罷了。”
文士淺笑:“還有半日路途,我腹中飢餓,等不得了。”這人談吐斯文和氣,但言談神態卻帶著一股天然的威嚴,不怒自威。
黑衣人似是十分無奈,卻又無法可施,只得走到攤子跟前,說道:“要兩碗豆腐腦,一籠槐花包子,一籠槐花蒸糕。”
董香兒才想張口,劉氏便先笑著說道:“對不住,小攤生意好,糕已經沒有了,包子也只剩半籠。客官,您看呢?”
那黑衣人定定的看著劉氏,如鷹隼一般的眼眸裡,似有微波閃過。
劉氏有些奇怪,含笑問道:“客官?”
黑衣人回過神來,清了清嗓子,說道:“那就要半籠包子。”
劉氏盛好了豆腐腦,撒上各樣佐料,雙手端給那人。黑衣人低頭,看著那雙白皙纖細的手,手背上微有些燙傷的疤痕,手指上覆著薄繭,像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劉氏看他不動彈,便向董香兒說道:“香姐兒,你替客人把飯端過去吧。”
董香兒才送了包子回來,答應著正要端碗,那黑衣人卻忽然伸手,搶先將碗端了過去,轉身大步走開。
董香兒嚇了一跳,嘀咕道:“這人真粗魯,長的又嚇人。”
劉氏適才忙著低頭盛飯,也沒仔細瞧,聽董香兒說了,方才擦了把手,抬頭看去。那黑衣人已在桌邊坐了,背對著這邊,也瞧不見他的容貌,現下想來,只記得他臉上有一道極深的刀疤,自左眉骨,橫過鼻樑,直到上唇。劉氏微微發了會兒呆,便搖了搖頭,自哂一笑。
黑衣人將兩碗豆腐腦端到桌上,一碗就擱在那文士跟前,一碗是自己的。他取出一方絲綢手帕,把筷子勺子仔仔細細的擦拭了一番,躬身雙手遞給那文士。
文士瞧著碗中的豆腐腦,雪白水嫩,上面撒著青蔥紅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