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備,遼東各部族兵馬已經基本集齊,現在正在向庫莫奚草原集結,王仁恭和薛定國兩位元帥所部也已經做好了戰前準備。現在草原上的大戰已經一觸即發,這個時候,朝廷不但不可能再抽出兵馬入關中,反而北方還需要更多的兵馬。關中,要麼在短時間內拿下,要麼,我們就得暫時放棄關中,以後再圖。”
“陛下,眼下關中形勢,那是千載難逢之機。如果現在放棄不取關中,只怕將來回過頭來,可就得花費更多的代價了。”張仲堅道。
陳克復沉吟一會後道:“如果這樣,那就只能在北方開戰前先解決關中問題。嗯,楊暕如果要入關援宇文化及,他只有三條路,一走潼關,二走武關,三走散關。現在潼關與武關雖然也都還在宇文化及手上,但關外都是我們所控制,楊暕不能從這兩路入關。剩下的便只有走散關,現在散關基本空虛,如果我們能夠悄無聲息的奪下散關,依託山河之險,到時能阻擋楊暕入關,甚至運氣好還能打楊暕一個伏擊。”
散關又叫大散關,在陳倉之南。
在關中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帶,這是秦嶺西部南北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散關就是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險而立。這散關是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咽喉,為南北必爭之地。
兵書有云: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不得散關,則無以圖關中。
歷史上,劉邦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從散關入關中。
劉邦還定三秦,即出散關出陳倉,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據有關中。東漢初,蜀中公孫述yu圖關中,遣將李育出散關,被東漢大將馮異擊破。東漢末,曹cāo討漢中張魯,大軍由散關南出。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率軍出散關,進圍陳倉。
雖然漢中與關中的通道還有子午谷、褒斜谷、儻駱谷三條險道。但三條通道都極盡深險,不利於入力物力的大規模通行。梟雄曹cāo在與劉備爭漢中不利後就曾多次感嘆“南鄭直為夭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
歷代兵家輕易不敢走這三條險道。這樣一來,作為關中與漢中之間的必經之地,散關的重要xing也就可想而知了。
特別是眼下,陳克復幾乎能肯定,楊暕要入關中,便只能經由散關。
諸將一聽,都不由眼前一亮,可又轉而有些擔心。散關在長安西南扶風郡的陳倉。眼下陳軍只有三萬入馬可以調動,如果去打散關,那時後有長安未克雄都,還有宇文成都的十二萬大軍就在不遠。前有散關夭險,而且還有楊暕的一支大軍。一旦到時出現意外,如果沒能按計劃成功,這三萬入馬就反有可能被困在敵軍重圍之中。
張仲堅大聲道:“陛下,臣願意率兩萬入馬直奔散關,拿下散關,不讓楊暕增援宇文化及。讓宇文化及無兵可援,可路可退,到時逼他投降。還請陳雷與張妃率本部護送陛下返回中京洛陽,坐鎮京師,靜候捷報!”
其它諸將也齊齊起身道:“請陛下還京,靜候捷報!”
第950章 西進長安(四)
陳克復搖了搖手:“此戰朕必親行,諸將不必多言。”
“賀若東,你率五百步卒多帶旌旗鼓角,在潼關下紮營,多造營壘,多樹旗幟。每日大聲操練,夜晚則多點火把,務必要讓潼關荊無恆摸不清你們的虛實,不敢下山。”
“臣領命!”
“出塵,你帶五千女兵駐守馮翊,替下賀若懷亮五千兵馬守永豐。記住,你們的任務是守住馮翊城,不必與敵出城交戰,守城即可。馮翊、蒲津、永豐三城互為犄角,三城各五千兵馬,你們各守本城。如果一方遇敵吃堅,可由另外兩城派兵支援。”
張出塵、賀若懷亮、李藥王三人一起接旨。
“張仲堅、張錦、蕭世廉、賀若隆、常仲興、馬寧、陳雷諸將聽令,你們各率本部共三萬人馬,隨朕今夜即秘密前往扶風散關,務必人銜枚,馬裹蹄,做到隱秘行動。這一次,我們圍城打援,只要先擊敗了楊暕的援兵,到時以宇文化及的性子,只怕投降也是早晚的事情。”陳克復大聲道,仗打到了這個份上,也只有再兵行險招了。
“那長安怎麼辦?萬一宇文化及發現我軍主力不在,他會不會趁機攻打永豐,或者馮翊?”
“不用理會長安,賀若懷亮將軍只須率五千駐守永豐倉,一切照常即可。永豐離長安城不遠不近,就如一根卡在宇文化及喉頭中的刺,只要這支兵馬在,以長安現在的區區一萬兵馬,他絕不敢出城來戰的。”陳克復對於宇文化及還算是瞭解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