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脫追殺,短短三天遭遇兩次慘變,徐府所在的金陵城是不敢回了,便流浪到了蘇州,一個法號叫做道衍的和尚救了她,但她是女子,不能在和尚廟裡生活,於是道衍和尚便她送到了他的俗家兄弟家裡養大。
和尚的生父姓姚,她小名鳳兒,有鳳來儀,便自己改名叫做姚妙儀。
姚家本是書香門第,家道中落後開始懸壺濟世,以醫為生,姚妙儀在姚家學了些醫術。洪武帝朱元璋召集北伐軍,姚妙儀女扮男裝,代替義兄,混進去當了軍醫。
親爹大元帥徐達做夢都沒想到,失散八年的女兒會在自己麾下充軍醫。
跑過了兩座山坡、在一個林地裡下馬,騎兵將姚妙儀和藥箱一起抱下來,指著地上的傷員說道:“救他!”
傷員的咽喉被箭矢射穿了,躺在地上抽搐著,居然撐到現在還沒死。姚妙儀迅速判斷著傷兵病情,搖頭說道:“他現在生不如死,你還是給他一刀來個痛快。我沒興趣救了一個必死之人,戰場上還有許多可以撿回一條的命需要我幫忙,告辭了。”
騎兵雙目赤紅,他用長矛封住了她的去路,聲音低沉,字字都露出殺氣,“救他,否則你死。”
此人看來是殺紅了眼,看面相似乎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不過身材高大魁梧,再仔細看看奄奄一息的傷員,相貌輪廓和此人有些相似,或許是親兄弟,所以才會以死逼她出手相救。
沒辦法,此人殺紅了眼,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姚妙儀削斷貫穿傷員咽喉箭矢的鐵箭頭,拿著一根空心的蘆葦杆,“你困住他的身體不要亂動,我要拔箭了。”
姚妙儀將五枚銀針紮在傷員頭顱的咽喉的幾處穴位上,驀地拔出了斷箭,咽喉處鮮血噴湧!
將蘆杆插進傷員的創口處,匯出鮮血,以免嗆進氣管窒息,倒上止血藥粉……姚妙儀動作快如閃電,鼻尖起了細密的汗珠。正當她包紮傷口時,一小股元軍發現了他們,衝殺過來。
“你繼續救他,守在原地,會有人來尋你們的。”少年騎兵翻身上馬,手持長矛,和元軍對沖過去。
刀光劍影,姚妙儀一邊聽著短兵相接的聲音,一邊給傷員纏上紗布,暗想那個騎兵雖然神勇,但是寡不敵眾,估摸會比這個重傷的傢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