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到時間一到,中華軍這邊再不多言,也不接受投降,對這些土匪盤踞的地方進行強攻,這個時候的土匪手裡面的武器十分的磕磣,缺衣少甲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作戰能力低下,往往是一擊就潰,中華軍沒花上多大的力氣就將他們殲滅了。
不過因為兵力不足,加上各地反而土匪數量眾多,到了後期,很多土匪都不敢待在山上,而是跑下山來,四處流竄,甚至是分散成了很多部分,企圖躲過中華軍的追剿,這讓中華軍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剿匪。
從開年之後一直到六月份,各地的剿匪行動才基本上算是結束了,而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前線的軍隊採用輪換制,將大部分的軍隊都拉回來練練手,讓他們不至於丟失了作戰的感覺。
此時清廷的內部又出現了較大的變故,趁著鰲拜領兵在外,小皇帝趁機培植起來很多自己的親信黨羽,這其中首先是九門提督人選,九門提督是京城的第一實權人物,掌管著北京城大部分軍隊,此前一直是鰲拜的黨羽把持著,而這個時候趁著鰲拜領兵在外,康熙皇帝趁機任命內大臣三等伯鄂碩之子費揚古為新任九門提督。
費揚古是清朝初期的名將,曾在對準葛爾作戰的時候有出色的表現,這個時候他剛剛21歲,銳意進取風華年少。
康熙皇帝這個時候已經十二歲了,比起他登基的那個時候,這個時候雖然年紀依然很小,但是經歷過長久的薰陶和培養,他的心智已經不輸常人了,他做出這一步棋是一個試探,相當於投出去一粒石子,想看看鰲拜的反應。
這個時候鰲拜統兵在外,一旦他對這件事情大發雷霆或者大動干戈的話,很有可能大清朝直接就亡了,但是如果他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的話,那小皇帝就能趁機掌握一個重要的勢力,那就是北京城的軍權。
其實康熙皇帝之所以有底氣做出這樣的事情,主要是因為嶽樂從南方撤回來的五萬軍隊,這五萬軍隊為他效力以後,他至少有了一定的資本和鰲拜叫板,這個時候自然是不能繼續讓鰲拜再控制京城的軍隊了,這把劍懸在自己的頭頂上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之前為了說服鰲拜出兵,小皇帝不惜放棄了鑲黃旗,讓鰲拜將它帶去出征,以鰲拜的性格的作風,這支軍隊勢必會遭到他的清洗和控制,軍中的大將也勢必會換成他自己的人。
小皇帝在堵,他堵鰲拜不敢公開的跟他撕破臉。
果然,訊息傳到南京之後,鰲拜果真沒有做聲,雖然他也知道被小皇帝掌握了京城軍權的嚴重性,但是和他剛剛得到手的這五萬人的鑲黃旗相比,紫禁城的那兩萬軍隊放棄了並不可惜,這才是精銳的軍隊。
而對鰲拜而言,並不是他不想對小皇帝採取反制措施,只不過這個時候中華軍正在跟他們對峙,一旦他將精力放在內鬥上面,那麼中華軍很有可能會趁機發動進攻,清軍的探子回來說中華軍這個時候正在將春收的糧食大量的向北調集,一起運來的還有大批的武器彈藥,這些都顯是對方在為大規模的作戰做準備了,在這樣的壓力下面,鰲拜不敢讓對方知道清廷內部不和,儘管他自己很有野心,但是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候,他只好放下自己的野心,拼死的保護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來的江山。
第三百九十四章退守遼東
康熙這一次沒有再去管海豐鎮的中華軍了,而是將軍隊分派守住幾個北京城周圍的重點城市就好了。
既然清軍不管了,中華軍就繼續在海豐鎮紮下根基了,而且因為海豐距離祁口不遠,所以沒過多久,祁口鎮又落入了中華軍的手中了。
項玉佈置一萬人在山東和直隸交界的地方,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的激化康熙和鰲拜之間的矛盾,另一個方面就是為了限制鰲拜的補給,隨著清軍勢力的收縮,劉陽他們在度過初期的平靜之後,開始對周圍的城鎮發動進攻了,與其說是進攻,不如說是接受更加準確一點,整個山東整個時候都沒有多少的軍隊,而且是分散到了大大小小好幾十座城裡面,除了濟南城裡面還有一萬的軍隊意外,各地的軍隊最多的還不到兩千人,而事實上大清朝的上百萬軍隊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全部調動了。
南京城裡面有二十五萬軍隊,河南有十萬軍隊,陝西有五萬軍隊,北京城裡面還有十萬軍隊,再加上遼東的龍興之地的六萬軍隊,以及各地的府兵和駐軍,總兵力只剩下六十五萬左右,之前在南方的幾次作戰的損失對清廷的打擊可謂是十分沉重,而且因為地盤太大,六十多萬人的軍隊也完全不夠用。
而對於海豐鎮的這一萬軍隊在山東境內的攻城略地,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