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城在清軍的猛烈炮擊之下,變得岌岌可危起來,城內的守軍也死傷慘重,眼看就要被清軍拿下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軍隊也趕到了戰場。
清軍此前雖然得到了顯宗向日本人求援的訊息,但是他們沒有料到,日本軍隊的速度這麼快,僅用了四五天的時間就出兵並且趕到了戰場,這比他們預料之中要提前了至少五天的時間,不要說清軍感到吃驚,就連漢城內的顯宗這個時候也感到後背有點發涼。
日本人之所以出兵這麼迅速,恐怕不是因為調動的快,而是他們早就有出兵朝鮮的準備,不然的話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將大軍開到了漢城腳下。
而在這之前,日本人一直對朝鮮抱有幻想,想要吞併朝鮮,歷史上幾次出兵朝鮮,因此顯宗心裡本來就對日本人十分警惕,這個時候日本軍隊來救援他,雖然解了圍,但是卻引起了他的嚴重懷疑,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戒心就更重了。
不說顯宗怎麼想,再將目光轉向清軍,這個時候清軍的處境可就不妙了,在日本人率軍抵達的時候,五萬騎兵立刻就對日本軍隊發動了進攻,在朝鮮南部的平原地帶,清軍的騎兵和日軍發生了兩次大戰。清軍一開始佔據上風。但是等到日軍的大軍到了之後。他們憑藉人人數優勢,使用火槍給清軍的騎兵造成了不小的傷亡,而且這些日本人打起仗來簡直不要命,一個個的十分勇猛,而清軍這個時候畢竟是銳氣已失,後勁不足,因此在遭受到比較大的損失之後就向北撤退了。
但是這個時候中華軍的主力部隊在西北地區作戰,因此對於清廷來說。這是解決掉朝鮮問題的一個絕佳的機會,要是喪失掉這個機會的話,他們之後的局勢就更加不妙了。
日本入朝作戰的軍隊有十二萬人,其中幕府的軍隊有七萬人,其他大名出動了五萬人,在這之前的戰鬥中,日軍已經付出了超過兩萬人傷亡的代價,但是他們也成功的組織住了對方攻打漢城的計劃,使得漢城得以保住。
這個時候加上朝鮮各地趕來的軍隊,日朝聯軍有接近十五萬軍隊。而入朝的清軍人數也達到了十五萬人,雙方可謂是兵力相當。這是一場硬仗,沒有任何的取巧機會。
三月十五,朝日聯軍向北進攻,從漢城將戰線推進到了開城。
這個時候前期作戰比較疲憊的清軍正在開城休整,因此,圍繞著開城,雙方都不想退讓,一場大戰勢不可免。
日軍這個時候部隊之中大規模的裝備了各種火器,除了火繩槍和青銅火炮之外,他們還裝備了數量眾多的抬槍,這是一種大型的槍械,能夠打出一個片鐵砂,而這些鐵砂往往都帶有比較高的溫度,因此能對被擊中的目標造成嚴重的殺傷效果,這種抬槍的射程在五百米左右,遠超過一般弓箭的射程範圍,因此守軍除了火炮之外很難對他們構成威脅。
不過清軍這個時候五萬騎兵並不在開城裡面,城裡只有六萬步兵,而還有三萬新入朝的援軍這個時候剛剛離開了平壤,正在向南方趕來。
朝日聯軍這個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清軍的援軍已經抵達了,他們還以為入朝的清軍就只有之前的那十二萬人,因此在進攻開城的時候,除了準備防禦清軍的騎兵的襲擊之外,並沒有防備敵軍的援軍的襲擊。
開城之戰打的極為慘烈,儘管日軍大量裝備的火器對城內的守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但是守軍這個時候也擁有幾百門火炮,而且這些火炮之中有紅衣大炮和根據之前中華軍的新式火炮仿製的火炮,他們在效能上要遠勝過日本人的老式火炮。
所以在攻城戰打了兩天之後,進攻就不得不暫時停止下來了,因為日軍帶來的大量火炮和抬槍在之前的戰鬥志宏損失殆盡,這個時候已經沒有繼續提供遠端火力掩護和支援的工具了,所以他們必須要先等一下,等到第二批船隊將更多的火炮運送過來之後才能繼續作戰。
而守軍這個時候也趁著這個難得的喘息時間,對開城的防禦設施進行修復,而清軍的騎兵這個時候已經從側翼迂迴機動,繞到了朝日聯軍的後方,不僅切斷了他們的補給線,而且也徹底的切斷了他們的撤退線路。
聯軍一連等了五天的時間,距離預料的時間已經晚了整整一天了,他們這個時候已經感受到情況有點不對勁,不說後續的輜重物資沒有運過來,就連漢城的物資補給這幾天裡也都沒有運來,這讓他們想到了敵軍的計劃,因此聯軍決定先撤回到漢城去再說。
可是來的時候容易,想走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十四萬聯軍剛一離開,清軍的守軍後腳就從開城內追了出來,聯軍不得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