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屋一眼,悄悄對崔世君說道:“老爺晚上多喝了兩盅酒,你不要與他一般見識。”
崔世君一笑,她道:“我爹的性子我還能不知道麼,屋外風大,太太快些進去罷。”
徐氏不再多言,她轉頭對阿杏說道:“好生送你們姑娘回屋。”
崔世君朝著她揮了揮手,扶著阿杏的手走出院子,她還沒走遠,就聽見從裡面傳來崔海正氣惱的聲音:“你看看,她何曾把我放在眼裡呢,分明叫她遠著霍家,當面答應得很好,揹著我們還是和霍家來往。”
“老爺,老姑姑還在呢,你就少說兩句罷。”徐氏低聲勸道。
崔世君默默駐足,靜靜的聽著崔海正對她的數落。
“姑娘。”阿杏望著她家姑娘,燈籠的燭光慘淡昏暗,照得姑娘的臉色一片臘黃,她看了心頭一陣泛酸,姑娘還要怎麼做,才能合老爺的心意呢。
一陣冷風吹來,崔世君裹緊披風,她淡淡說道:“走吧。”
阿杏忍著淚,為她打著燈籠照亮前路。
第85章
正月十五; 是小元宵的生辰,前一日; 崔世君已打發崔福夫婦去畢家探望崔世雅,順帶給小元宵送去生辰賀禮; 一套新做的衣袍,一雙鞋襪,並加一盒榮桂齋的點心。
晨起,崔世君推窗往外看,正好阿杏端著洗漱水進屋,她笑嘻嘻的說道:“姑娘; 你放心罷,我看過了,今日必定是個晴日無疑呢!”
說著,她往插著紅梅的土定瓶裡注了兩碗清水; 並扭頭問道:“姑娘,你要穿甚麼衣裳,戴甚麼髮簪呢?”
“就跟昨日一樣便好。”崔世君說道。
阿杏氣鼓鼓的說道:“年前新裁的秋色緞織大襖兒還一回沒上身呢,等天氣暖和了,又該收起來了。”
崔世君笑道:“前幾日下雨; 上山的路上必定泥濘難走; 那襖兒的顏色不耐髒; 沒得弄髒了可惜。”
說著; 她催阿杏趕緊伺候她梳洗; 阿杏勸了兩句她不聽; 也只得照做。
待到崔世君穿戴整齊走出院子時,迎面見到崔福提著兩個紅燈籠來了,崔福朝她問了一聲安,說道:“元宵佳節,姑娘門口也掛兩盞燈應應景兒。”
說罷,他搭著梯子掛燈籠,崔世君主僕站在旁邊觀望,紅燈籠是崔福親手糊的,阿杏說道:“福叔做得燈籠比街上賣得還要好看。”
崔世君笑著對阿杏說道:“福叔手巧,兔兒燈,蓮花燈也會做,先頭的太太還在世時,每年元宵節就會領著我們姊妹們去看燈,還不到過節,我們就開始纏著福叔做花燈。”
正在掛燈的福叔想起往事也笑了,他回頭對崔世君說道:“大姑娘記不記得有一年看燈,險些把三姑娘弄丟了?”
“怎麼不記得?”崔世君說道:“那年看燈的人格外多,世雅只有三歲,和我們走失了,嚇得太太六神無主,生怕我和世柔再丟了,所幸後來找到她了。”
舊事重提,她嘴上說得輕描淡寫,阿杏卻聽得一陣後怕,她道:“聽說每年元宵看燈,就會有柺子趁機偷走好人家的孩子,等風聲過了,再悄悄運到外地賣掉。”
崔福經得事多,他把燈籠掛好,爬下梯子對阿杏說道:“可不是,前幾年咱們巷子裡王家的孩子不就是丟了麼。”
阿杏聽了好奇,她問:“那後來是如何找到三姑娘的?”
“三姑娘倒不是遇著柺子,是看燈的人太多,和太太姑娘們衝散了。”崔福記得清楚,他看了崔世君一眼,說道:“丟了三姑娘後,還是大姑娘沉得住氣,她先把太太和三姑娘送回家,又告訴老爺,老爺那時在衙門當差,街面的巡捕也頗認得幾個,趕緊四處找人,最後還是大姑娘先找到呢。”
崔世君忍不住一笑,說道:“我找到她時,她正在一個賣元宵的攤子上吃元宵,攤主夫婦看到她一個人,話也說不清楚,猜測是誰家走丟的孩子,於是留下她,要是家人沒來找,就準備送去衙門的。”
燈籠掛好了,崔福和崔世君她們一同往前院走,一路走來,家裡掛了不少紅通通的燈籠,崔福笑道:“後來姑娘們長大了,就很少再玩燈,昨日我去畢家,還給小元宵帶了一盞猴兒燈呢。”
崔世君一想,停下腳步,她問崔福:“還有多的花燈麼?”
“多做了一盞猴兒燈,就在屋裡呢。”崔福說道。
崔世君說道:“等會兒去清華觀,把猴兒燈一併帶去,送給老侯爺過節。”
崔福回道:“是。”
吩咐過後,崔世君扭身和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