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安見太皇太后說話悲觀,忙摟住太皇太后的胳膊,太皇太后拍了下元安的胳膊,又問道:“諡號可定了?”
莊煜略一遲疑:“母親的諡號已經定了文德二字,只是父親的諡號……”
太皇太后忙問道:“你父親的諡號還沒有定下來嗎?”
莊煜道:“孫兒想定英字為父親諡號。”
太皇太后略一嘆息:“出類拔萃曰英,德華冒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若你父親還活著,以他的才德足配得上這個字,只可惜……想必這個諡號戳了不少人的眼了吧?”
莊煜點點頭:“卻有不少朝臣不贊成‘英’字為父親諡號,蔡尚書也極力反對。”
太皇太后正色提醒道:“蔡尚書是三朝元老,最是剛正不阿,從不參與黨爭,是難得只忠於皇帝的忠臣。”
莊煜忙道:“祖母放心,孫兒都知道,蔡尚書為人雖然迂腐了些,但是為官多年忠君愛國,兩袖清風,孫兒預備提提他的官位。”
元安正在替太皇太后剝蘆柑,聞言手頓了下,然後面不改色,若無其事地繼續剝皮。
蔡尚書本就是禮部尚書,比尚書還高的便是宰相,而大舜的宰相是姚太后的父親。
太皇太后臉色微變:“你欲對姚家動手了?”
莊煜搖頭:“如今還不是時候,姚家如今雖然比不得先皇在位時氣焰鼎盛,但仍舊大權在握,孫兒欲先恢復三省,將姚相的手裡的權力慢慢分到三省。”
元安將剝好的蘆柑放在青花小瓷盤裡,送到太皇太后手邊,然後接過莊煜遞過來的帕子擦了擦手,問莊煜:“我原就有些不解,舜國和堯國一樣有六部,為何卻沒有三省,讓大權被姚相獨攬,姚家獨大。”
太皇太后臉一黑,不滿道:“還不是莊煜那個糊塗的叔叔!被姚氏那個妖婦三兩句話一鬨,竟然撤了三省,獨留宰相一位,不然姚家也不能在朝中隻手遮天!”
涉及先皇,莊煜和元安都不好開口,無論先皇是否昏庸,元安和莊煜作為小輩都不能指責於他,否則便是不敬先皇,要受臺官筆誅墨伐。
元安見太皇太后面露不虞,便岔開話:“既然要重設三省,除了宰相為三省長官,另還需中書省設中書令二人,負責定旨出令;門下省設長官侍中二人,掌管封駁審議;尚書省設尚書令一人,左右僕射各一人,執行皇令。這些人必須要德高望重,能服朝中百官,你可有人選?”
太皇太后驚訝地看向元安:“孫媳竟然連這些都懂?”
元安抿嘴微笑,有些不好意思道:“孫媳母國也是設三省六部,孫媳只不過依樣畫葫蘆將母國三省官職報一遍罷了。”
太皇太后滿眼讚賞:“你一個閨中女兒能知道這些就很不錯了,難得你有這樣的見識,日後要好好輔佐玉郎,將我大舜治理的國盛民富。”
元安忙道:“祖母過譽了,孫媳不過是一後宮婦人,如何置喙朝政?”
受母親和舅母的影響,元安嫁給莊煜後,雖然與莊煜十分恩愛,但是卻絲毫不肯越雷池,只一心清理賬務、照顧太皇太后,對朝政一概不聞不問。
太皇太后聽了元安的話卻卻直搖頭,看起來十分不贊同:“咱們大舜沒有什麼後宮不得干政的說法,龍鳳相合才能呈祥,皇后是天下萬民之母,你不理朝事不聞民生,如何能母儀天下?你若是個無能的也就罷了,你既然有這份才能,就該好好輔佐夫君治理朝政,你雖然才嫁到大舜不久,但是哀家知道你是個好的,由你輔佐玉郎,哀家放心。”
說到此處,太皇太后一撇嘴,繼續道:“若是姚氏那樣拎不清的糊塗東西,就算你上趕著要輔佐玉郎,哀家也不會同意。”
莊煜聞言,十分配合地俯首朝元安作揖:“祖母句句在理,日後還請娘子多多指教為夫。娘子剛才提醒為夫的,為夫都記下了,除了提拔蔡尚書為尚書令,其他人我也看好了。”
元安眨了眨眼,沒有理莊煜,太皇太后這番論調著實出乎她的意料,無論是自己的母親還是舅母,都對政事退避三舍,從不多言一句,元安受她們耳濡目染,自從知道要嫁給舜皇為後,便時時謹記,到了舜國絕對不能沾染朝政之事,以免日後萬劫不復,就算素未謀面的舜皇變成了她的玉郎哥哥,她也沒有改變這個想法。
太皇太后見元安還在猶豫,嗤笑一聲:“你這丫頭雖然聰明,卻也太沒氣性了些,你且看秦宣太后和則天皇帝,不都是以女子一身將一朝乃至一國治理的蒸蒸日上?”
元安心中一震,詫異地看著太皇太后,秦宣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