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一步對蘇州的總攻。更重要的是,全部進口槍炮武裝的淮軍,彈藥消耗極大,每月從美國而來的軍火運輸船隻有十艘之多,儘管這樣,彈藥的庫存依然在不斷的減少,這也是曾紀澤下令暫時停止進攻的最主要原因。
從常勝軍到淮軍,彈藥一直是制約軍隊作戰的重要因素,儘管不久前成立的上海武器製造局,已經開始國淮軍生產彈藥,但由於製造局的規模,人員數量並不寬裕,所以生產能力十分有限,每月生產的彈藥,甚至還不夠兩個團一場戰鬥的消耗。
曾紀澤最終的目標是能使彈藥全國國產化,但在容閎從美國購買回下批的生產機器之前,除了督促技工們日夜輪班趕製彈藥之外,丁日昌的武器製造局並無其他提高生產能力的有效手段。淮軍的彈藥供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依然需要依賴進口來滿足。
巡撫府。
前線戰事漸止,曾紀澤抽空回到了上海,等待他的是堆積如山的批文,這些批文都涉及到了軍政要事,周馥等人無權替曾紀澤批覆,故而只攢到他回來。
令曾紀澤稍感欣慰的是,除了令他頭痛的批文之外,等待他的還有幾名他欣賞已久的人才。其中之一就是廣東人伍廷芳,這是曾紀澤開幕之初選定的精通英語的留英法學博士,早在年初曾紀澤就派人前往香港尋訪,並邀請他加入幕府,一直未有音詢。曾紀澤原以為他是不願意,而今秋末之時突然抵達上海,無疑是一個驚喜。
幾乎與伍廷芳同時抵達上海的還有另外三名曾紀澤迫切需要的人才,他們分別是李善蘭、徐壽、華蘅芳,此三人俱是當世傑出的西學人才,不但通曉英語,所學還涉及幾何、力學、礦產、醫學、天文等多個學科。
如果說馮桂芬可以為曾紀澤的變革大業提供理論支援的話,那這三人便能將理論化為實際,以所學的科學知識操辦實業。他三人原在曾國藩的安慶軍械局下工作,是在曾紀澤再三的請求之下,曾國藩才放他二人來滬助曾紀澤操辦洋務。
曾紀澤設宴為他四人接風洗塵,以前曾紀澤與那些保守的清國官吏們談話時,總有一種在和原始人說話,對牛彈琴的感覺。而這四人雖不如曾紀澤這般眼界開闊,但思想卻遠較那些迂腐保守的官吏們開化,所以把酒攀談之間,分外的投機。
“曾大人,我等從安慶來之前,聽說北京在恭親王的主持之下,開辦了一所‘同文館’,專門培養精通歐美語言的翻譯之才。所以我想請大人奏請朝廷,在上海也開辦一家同文館。”李善蘭迫不及待的向曾紀澤進言。
徐壽附合道:“西學學科極廣,而我國目前所有的西學書籍卻少得可憐。大人一力主張‘師夷長技’,而師夷的根本就是要培養精通西學的人才,而培養西學人才,就如我們讀四書五經一樣,必須要有大量的西學書籍。竟芳的建議,也正是我的想法,還請大人能夠準允。”
第八十三章 復旦
同文館是恭親王奕&;#59460;在今年7月所建立,附屬於總理衙門,設管理大臣、專管大臣、提調、教習等職,由總稅務局英國人赫德任監察官,實際操縱館務。該館目前的招生物件限於十四歲以下的八旗子弟,設英文、法文、俄文三班,以為培養翻譯人才。同文館的建立,也是北京以恭親王為代表的朝廷準備開始洋務運動的標誌。
李善蘭、徐壽極立建議上海也開辦同文館,伍廷芳、華蘅芳也持相同意見,他們四人能有這樣的想法,也正是曾紀澤所樂見的,因為建立一所翻譯機構,培養翻譯型人才,本就是他的變革大計中的一部分。先前因為身邊缺乏李善蘭等相關人才,所以一直耽置,而今卻正是付諸實施的時機。
曾紀澤欣然道:“各位的建議非常好,我也正有仿效朝廷之意,只是跟前一直未有足夠的西學之士,眼下幾位雲集於此,正是開辦同文館的最佳時機。”
曾紀澤的肯定,令李善蘭等人倍加鼓舞。曾紀澤道:“既然咱們要開辦同文館,自然要依靠幾位精通西學之才,各位有何建議,儘管說來大家一起討論。”
李善蘭道:“北京同文館自有先例,咱們只需仿照便可。不過我建議應該擴大招收學生的範圍,不但要招八旗子弟,漢人子弟也應當招收。”
徐壽也道:“至於語言班的科目種類,我覺得不應該侷限於英、法、俄,還應該開設德文、日文,這兩國一個是正在崛起的歐洲強國,一個是我們的近邦,學習這兩個國的語言還是頗有益處的。”
曾紀澤聽著各人的意見同時,心裡也在盤算著,最後說道:“各位的意見都很中肯,也很有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