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正心神,也就把自家聯絡說了,又講了自家岳母的名字。
禎娘思索了片刻,才似恍然大悟一般道:“原來是原來照顧過盛國公府三姑奶奶身邊伺候的劉家姐姐?她伺候三姑奶奶從小到大,只是我與三姑奶奶交往的時候她已經嫁人了,竟是隻見過寥寥幾面。”
盛國公府三姑奶奶指的是當年的三小姐玉浣,這孫老爺的岳母是這一位,看年紀倒是不相當,應該不是原配,或許是填房罷。不過這也沒有實證,只是禎孃的猜測。
這位孫老爺卻是一個靈光的,禎娘稱呼自己岳母做劉家姐姐,不管年紀差別,至少輩分上就是一輩的了。因此趕忙跪磕頭道:“姨母恕罪!原來當自家出身不夠,如何牽扯地上姨母這邊?也就沒有深究。今日論了一論,才知道夫人竟是長輩,我也忒失禮了。”
第171章
“姨母恕罪!原來當自家出身不夠; 如何牽扯地上姨母這邊?也就沒有深究。今日論了一論,才知道夫人竟是長輩; 我也忒失禮了。”
聽了眼前這人急急忙忙的話; 禎娘當然知道他為什麼這個作態。但是也沒什麼特別討厭; 這就和她不會追究身邊的丫頭僕人平常高高興興和和樂樂的樣子有幾分真幾分假; 是一個原因。站在她所處的位置,這些事根本不能追究了!
於是禎娘只是淡淡‘嗯’了一聲,然後才好奇問道:“孫先生也是金陵人?那倒是稀奇的很了; 來呂宋的金陵人少,多是福建、廣東一帶; 特別是客家人、香山人,多一些——特別是像孫先生這樣; 在金陵有根有腳的,再出海到呂宋、到倭國、到南洋的,那就更少了。”
既然能搭上盛國公府的關係; 雖然只是岳母在盛國公府做箇中等管家媳婦; 那也不是等閒了——他自己應該有些能力的; 畢竟只是靠著岳母可不牢靠!再加上那層關係; 不說潑天的富貴; 至少安安穩穩殷殷實實是能做到的。而這樣的人,又不是出海之風盛行的廣東、福建出身,實在是少有到海外地方找機遇的。
孫老爺聽到禎娘開頭口氣淡淡的; 心裡還忐忑,怕是禎娘不鹹不淡沒得意思; 等到後面的問句才放下心來。只因禎娘雖是問句,卻是帶著讚賞的口吻。他想這也不奇怪,誰不知道這位新近崛起的周夫人最是求新求變,對於有進取想開拓的人事,自然是抱著認可的。
心下大定,孫老爺便順著這個思路說話,端端正正道:“孫某正是金陵人,只是祖籍卻在徽州罷了。至於說我來呂宋,說實在的,一開始孫某渾家,並家中親族、朋友也多有不解。我自家雖說不得富貴,但在金陵也是殷實人家,有一兩分家資,做著一點子小生意,也能度日。”
說到這裡孫老爺朝禎娘拱拱手,才笑著道:“和姨母家自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除我之外旁的親朋沒有不滿意的。於是見我不肯舒舒服服在金陵度日,非要傾盡家財來海外冒風險,都是盡力阻止。”
說到這裡,雖然是為了順著禎孃的喜好說話,卻也是他的心裡話,便情緒高漲道:“只是這是什麼世道?咱們做商人的命好,竟生在了這古今未有之世!當今有的是機遇,只要你是真的心有不甘,打算奮發圖強。既然是如此,孫某實在不能放下志向只平淡度日了!因此變賣了家財,只因家裡有妻小,留下了能傍身的,其餘的都帶了出來,現下打算在呂宋求些前程。”
這孫老爺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世上的買賣好多呢,各行各業都有機遇,為甚他偏偏走了如今這條路?首要的是海貿眼見得就是大風潮,雖說喊了好多年的全面開放海貿,不設限制給各家出口數量都沒成,但每年下發的進出口額度卻是在一直上升的。明眼人都知道,勢已經成了,最後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既然海貿是大流,漸漸壓倒了其他諸般生意。那麼只要是個聰明人就應該知道要順勢而為,而不是‘迎難而上’。那可不是有勇氣,而是傻了。而孫老爺在這上面一直不傻,是個聰明人來著。
不過海貿好是好,但海貿也有許多不同的呢!根據航線不同,分的出許多幫派來。譬如有專走南洋一線的,主要涉足的國家是暹羅、滿剌加、安南、滿者伯夷、高棉、渤泥等。也有走東海線的,這條線比較集中,一般只做倭國和高麗兩個國家,當然利潤並不比南洋低。
另外還有到阿非利加線和歐羅巴諸國的線,這兩條線有重合的地方,所以有的人是單獨做一條線,也有的人是一線兩做。而且這條線油水厚,門檻高,非是大海商人家不能做——若說南洋線和東海線還有一些身家不豐的商人集資湊一條船跑,到這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