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吆喝起來:“我說你們都快一些,我丁老三算是最厚道的了,不然你們去打聽,哪個人會在船上還管飽飯!現在這樣沒精神,倒是顯得我一樣刻薄了!”
他們這樣來呂宋討生活的,有自己出錢來的,也有像這樣被人一批一批帶來的。前者將來賺的錢都是自己的,後者則是用以後的月錢做抵押。這個所謂抵押,一般都是三個月到半年的月錢,這自然比從大明到呂宋的路費要多。但這就和借錢是有利息一樣,你有錢自己出路費,那就不必忍受這一層盤剝了,實在是沒的話說的。
然而其中前者自己出錢來的暫且不說,那些有人出路費的,伙食當然不會太好——做生意的都是逐利的,誰不想省些成本?路費不收,所有的伙食都是自家出錢,那麼自然就是維持一個餓不壞人的程度就好了。這丁老三基本還能讓帶的人吃飽飯,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也確實值得他拿出來說了。
抱怨了幾句,丁老三帶著一起做事,第一回跟著做這個行當的外甥就小聲道:“三舅,這一回裡面有許多安曼人、暹羅人、高麗人、倭國人,最多就是會幾樣日常話,您說得官話只怕難得聽懂。”
的確,這一批到呂宋的還有許多外邦人。這些人的來歷也簡單,該說哪裡都有活不下去的,這些外邦當然也一樣。像是暹羅、安曼和高麗,與大明接壤,許多人本國過不下去了,實在是水深火熱,就南逃北逃的到了大明地界。
只是這些人既然是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