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狠狠摔一次跟頭不可!
不說母女兩個路上又說了什麼閒話,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停在是盛國公府所在盛華街後頭的多喜巷子裡。盛國公府所在的市坊本就是金陵城裡勳貴雲集的地方,住在這一片的非富即貴,又因著家裡與盛國公府的關係,周邊的宅子就成了顧家置產的首選。
早先家裡早早派了管家金孝來金陵細細尋訪合適的宅子,上下打點,還聯絡了盛國公府裡的老相識才到手了這多喜巷子裡的宅子。話說這宅子好是真好,原本是五進的格局,寬敞精緻。但是再好的祖產,也怕遇著敗家子!
這一家從上一輩起就因著生意經營不善漸漸敗落了。這一輩的子弟更不肖,不甚讀書,吃喝嫖賭樣樣來的,終日閒遊浪蕩。專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風,又會賭博,各樣玩意兒無不通曉。結識的朋友,也都是些幫閒抹嘴,不守本分的人。
幫閒之人見得這家子弟手上散漫,又還有幾分家底,無不哄著他們耍錢飲酒,嫖賭齊行。這等一個人家,生出這等子弟,又搭了這等一班夥伴朋友,隨你怎的豪富也要窮了,更何況這家本就是一個空殼子了。
於是前些年起,這家人就開始拆宅子裡的房子,出賣一些磚石木料度日了。到今歲,原本齊齊整整的五進大宅院,裡頭已經七零八落。這樣的宅子,也就是還在一個好地方,不然能賣出什麼價兒來!於是金孝上門一說,開出了一個好價兒,立刻就到手了這家房契。
不過這樣的房子是住不得自家主家的,於是金孝就立刻寫信太倉,打點起這宅院來。先是請了有名的師傅重新畫界圖,設計花園並各處院子,然後購買磚石木料等,最後還要聯絡盛國公府常用的穩妥泥瓦師傅督造。
總之緊趕慢趕,總算是在顧周氏帶著太倉家裡人搬來之前打理妥當。之前顧周氏和禎娘已經在這宅子裡落腳過了,家裡人早已安排妥當,如今正在上下走動熟悉,看起來倒是井井有條,好像是在這宅子裡已經做老了事的呢!
馬車進了門才停下,富貴人家做派這時候應該換成轎子或者滑竿才是。不過這宅子雖大,但是不至於到了走路太耽擱的地步,於是顧周氏和禎娘兩個不愛用那些的也就免了,都是自己行走。
說實在話,這宅子這幾個月裡實在是大變樣了,只怕原主人來看也看不出一些以前的樣子!五進的格局,除了罩房和倒座以外,東面就只有一個花園和一個院子,西面則是有三個院子。禎娘住在東邊那座院子,顧周氏則是住在正院。
佈局其實也是小事,更不同的是其中的富貴豪奢。譬如禎娘住的院子,名為寶瓶軒——裡頭處處有寶瓶作為裝飾,琉璃的、白玉的、水晶的、瑪瑙的,等等都不用提。只說其中一百個銀瓶就足夠了,全是銀子打造,加起來就是萬把兩銀子!
另外三個院子,正院名為安樂堂——正院正房的木料全是上等紅木,只是木料錢就要價兩萬兩。還有翡翠居,院子內小池塘裡的‘石頭’可不是石頭,而是正宗的翡翠!雖說水頭只是中等,但是個頭可不小,價錢自然也就不低了。唯一一座‘普通’些的就是碎玉閣了,亂瓊碎玉指代霜雪,這碎玉閣可不是霜雪一般,從入門起,整個院子遍鋪漢白石。
這樣一座宅子,從經手買下,各樣使費竟然花了十二萬兩銀子!饒是顧家豪富,見賬單的時候顧周氏也有些心裡顧慮。倒不是自家沒這些錢,而是這樣抽調銀子出來,賬上活錢可就不多了,再有養珍珠的事兒也在緊要關頭,正是投錢的時候,心裡可是不安。
禎娘卻不懂自家母親這有什麼好擔憂的,只是隨口道:“誰家做生意不是這樣的,八個罈子七個蓋,各有負債,也各有出借。咱家這樣賬上錢多的沒處花的才是少見。您難道忘了多少人還欠著家裡貨款,但是家裡卻沒什麼債務?”
這也是好些人喜歡與顧家做生意的原因了,誰都想與付款乾脆的合作。這樣顧家生意就是極容易做的,活錢也多,這又是一個良性迴圈了。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吃虧的地方,只說回款日子放到年底,那些錢就是不拿來做生意,只拿去放高利貸也有好大一筆進項了。
話是禎娘這麼說,但是顧周氏卻沒那樣想得通。雖然她生意做的好,超過了許多男子,但是女子天性偏向保守的一面她也有,她始終覺得心裡慌慌的。
禎娘最多也就是勸解一句,實在她看來這是一望即知的事情,不知母親為何如此煩憂。只能想著家裡在金陵的生意快快做起來,到時候有了事情忙碌,同時進賬也多了起來,她就不會這般憂慮了。
禎娘陪著顧周氏在安樂堂裡用過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