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被先帝挽留到七十才退下,致仕十三年每年都還有許多人前去拜訪,三年前的八十大壽,滿朝文武,大半的人都去道賀了,不在阜陽城的都派人送了賀禮,他的學生有很多,如今在朝中的,沈老侯爺就是其中一個。
在大晉,能活到這歲數,都是能五代同堂了,辦的喪事也是喜喪,沒什麼值得大傷心的,到下午時沈老侯爺趕到九莊,傅家祖宅內,傅家幾代人都在。
傅家大老爺將沈老侯爺迎了進去,沒去靈堂,而是徑直去了後院的書房,進去之後關上門,燈都沒點,兩人暗聲交談了起來。
聽到八十三歲高齡的老人過世,別人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去了也就去了,但沈老侯爺聽到報喪後就覺得不太對,老師的年紀是很大,但身子骨卻一直很硬朗,若是身子骨有恙去了也就去了,可前陣子他才來過啊,沒隔多少日子,也沒聽說傅家這兒傳老師身子不舒服的訊息,就這麼去了,他不得不多想。
趕來後聽了傅大老爺一席話後,沈老侯爺更是堅定了心中的猜測,書房內安靜下來後,兩個人對望了眼,皆是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想說的,這又是要起風浪了。
傅閣老走的很安靜,既沒中毒也沒受傷,昨天夜裡睡下後夜裡還叫過水喝。
尋常時候,大清早天沒亮老爺子就要起來了,在院子走兩圈活動一下筋骨,再用早食,但今早守在外面的管事見天都有些亮了老爺子還沒起來,便推開門進去瞧,傅閣老還躺在床上。
叫了兩聲後沒反應,管事上前檢視,這才發現躺在床上的老爺子已經沒有了聲息,人了涼了,過世多時。
傅大老爺即刻派人搜了前後,在屋裡的窗臺附近發現了並不明顯的痕跡,可能是闖進來時腳底沾了混著泥的雪,掉在地上後融化了,這就留下了些印記,夜裡看不出,等到白天時候看像是髒水漬。
“來的人十分小心,外頭的痕跡都擦了。”傅老爺子也來不及悲傷,自己父親的身子他哪能不曉得,心裡大略知道一些事,前些天皇上派人去南平調查當年的事,父親是隨先帝御駕親征的,後又在南平留了快一年,知道許多事。
要是真的審查起來,必定是要請父親出來詢問一些當初的事,而父親的話在朝中又極具有分量,如今就這麼去了,傅大老爺不得不多想。
傅大老爺又交給沈老侯爺一封書信:“書房內也有被翻動的痕跡。”
書信很長,但內容還沒來得及寫完,也沒來得及派人給沈老侯爺送過去,傅閣老像是能預料到什麼,將這書信壓在了床鋪底下,如今是冬日裡,厚厚的褥子下面藏了這樣一封書信,躺在上面都不易被發現,要不是今早抬屍首清理時翻床鋪,傅大老爺也找不到。
沈老侯爺將書信藏入懷裡:“要不要讓常大人派人來查。”
“就這麼出喪罷。”傅大老爺搖頭,且不說查到了什麼,單單是要去查就得鬧的眾所周知,“父親年紀大了,當初你過來詢問南平的事時他就有些預料,就讓他早早入土為安,不要再受這些折騰。”
到底與什麼事情有關,兩個人心中也有數,隨後,沈老侯爺看著他問:“德王可有找過你?”
此話一出,書房內徹底安靜了下來,傅大老爺沒有直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緩緩道:“父親致仕多年,早已不聞朝中事務,我今年也有六十七,早該退下來了,皇上雖說年輕,卻不是沒本事的人,身邊帶著的幾個人我看都不錯,我老了,這早朝去不動,旁的也不想管了。”
沈老侯爺焉能不知他這話的意思,半響:“你我都一樣。”
…………
書房內的這番談話並未引起什麼動靜,從書房離開後,沈老侯爺去了靈堂拜祭,裡面的氣氛倒也緩和,八十多歲高齡過世,無病無痛的,許多人還都求不得。
這時辰來九莊奔喪的人更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傅閣老的學生,最年輕的一批如今也都三十好幾,傅家上下忙著招待,沈老侯爺拜祭完後也沒再傅府逗留,與兒子一同回了阜陽城。
回府後沈老侯爺進了書房後就沒出來,直到傍晚,天色暗下來時,飯都來不及吃,他又匆匆出府,去了一趟榮昌侯府。
皇宮這兒得知傅閣老過世的訊息後,很快派了人前去弔唁,雖說這件事阜陽城中有人說起,但紅白喜喪又不能引起多大的波瀾,很快便被臘八節的歡樂氣氛所覆蓋。
第二天,天未亮宮中便開始派人往各府賜臘八粥,天稍亮些時,阜陽城中各家各戶也開始往親戚鄰里分送臘八粥,大街小巷飄起了一股粥香,數九寒天時,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