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4頁)
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別提了,昨兒個夜裡,我家那皮實的娃竟然高熱起來,可不得掛了心。昨兒個雪下的如此大,要出門找個大夫都不容易,可不得,今兒個一早,我就先去城內找個大夫,趕緊去瞧瞧。這燒了一晚上了,可別成了傻兒子。”
李玖詹嘆了口氣:“這燒來的也不是時候,今兒個娘娘便要同皇上一道回來了,但凡娘娘問起,你稟了,可不得就有太醫來幫著診治了。”
李玬作噤聲狀:“你可快別提了,娘娘這事兒,如今誰還敢提。我這心裡可犯怵呢,娘娘回來了,咱們稱什麼好?是太后啊,還是皇后啊?”
李玖詹禁不住李玬這一問,仰天笑了笑,而後乾咳了一聲:“得,我說你吧,就是讀書讀傻了,還擔心你兒子燒傻了呢。你自個可不就是傻的。”
李玬壓低聲道:“你倒是心下坦蕩,我可是這幾日都睡不好,但凡想著咱們娘娘要回京,我這心就提到嗓子眼。你說這都叫什麼事兒。”
“好了,李玬兄,咱們做親戚也這麼些年了,我什麼時候坑過你了?你且信我一次,咱們娘娘呀,可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這皇后之位,那是誰也動不了的。皇上既然此番就帶娘娘進宮,那自然有他的合計,咱們這幫外戚呀,就在這兒安安靜靜站著便是了。”李玖詹笑言。
聽到皇后之位,李玬還是有些激動,聲調都有些抖:“咳,玖詹兄,你別在這裡提這事了,一說起我就有氣兒!前些時候,朝鮮上國書給皇上,威脅著要封閔妃為後。皇上不肯,他們還有發二道國書來再逼一回。這信兒是透過我給傳到關海去的,當真是氣死人了,差些沒親手給撕了。”
李玖詹看著李玬這書生意氣的樣子,悄沒聲響地笑了笑說:“李玬啊,李玬,你氣什麼呢?那朝鮮是以為咱們換了皇上,就可以為所欲為了。也都是一幫不懂事的當了權,但凡見得天兵,可不就嚇得慌了神,只怕咱們斷了他一年的庫書,他們也得跺腳嚎哭了。這事兒裡頭,必然還有點閔妃的事兒,這些皇上英明,自然都懂,若是不處置了,想來也不會封后的。”
前方聽得一銅鑼聲響,眼見著幾列御林軍先行跑來開了道,李玬與李玖詹忙歸了隊,只恭恭敬敬地在邊上候著。
果不其然,不一時,御駕便到了眼前。滿朝文武齊齊跪地,三跪九叩:“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呼聲驚天,將城郊樹頭的烏鴉都驚得狂飛而起。此時,城門內,又有一陣動靜。諸位大臣循聲望去,這來者,自然不是別人,乃是閔氏了。
只見著閔氏一身先太后賞賜的金翠輝煌的斗篷,頭上別了兩隻方壺集瑞邊花,綠雪含芳簪位於髮尾,金嵌花嵌珍珠寶石頭花墜掛於耳上,這一身雍容華貴的氣派,若是不出聲,旁人怕是以為皇后娘娘來了。
閔氏帶著允喜上前,正要給皇帝請安,卻被阿平一把攔了下來:“娘娘,皇上吩咐了,一概人等,不需參拜,一律等回了宮再說。”
這阿平此番並未隨同周筠生去關海,而是留在京師內助安童保這京師的安防來。但凡京師內有風吹草動,都必將由阿平飛鴿傳書於皇帝,因而,這些時日,周筠生雖人不在京師,可是這京師內的舉動,卻都在他的眼皮底下。
閔氏原是要撒氣,一見來人是阿平,又不得不讓三分薄面,因而又笑道:“皇上回來了,豈有不迎之禮?”
“按著娘娘現下的處境,在宮裡也尚無份位,於情於理,這會怕是都不合時宜。”阿平不鹹不淡的一句,倒正中了閔氏心事。
閔氏咬著下唇,心下十分不甘,可這阿平又說的在理,也不好反駁。這會子若是撒潑,只怕是給滿朝文武看笑話。因而她又笑道:“升了官了,到底是不一樣了。”
說罷,只得帶著允喜,先行回了宮,這背影黯然落寞,阿平瞧著,心下嘆了聲氣。
茱萸掀開簾子,頂開窗子的縫隙,窺視著御駕外的朝臣們。如今太師早已不在,這滿朝文武,大多都是年輕一輩的官吏了。路過李玬與李玖詹跟前,茱萸只微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便把簾子放下。
周筠生隨口問了句:“你方才可是瞧見誰了,瞧的這樣仔細。”
茱萸笑笑:“可不是我那兩位姑表兄,一位名為李玬、一位名為李玖詹,如今還在朝**著職呢。”
“哦,你說他倆,倒確實是聰明人,比起葉之章的鋒芒來,我倒是覺著,你這兩位堂兄更會為人臣子一些。”周筠生說道。
這前腳才進了宮門,周筠生便馬不停蹄地往議事房而去,如今那裡朝臣們正等著彙報政務。
茱萸連著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