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孝忠可能是讀書讀得太多的緣故,腦子有些冥頑不靈,又因多年來只在馬廄餵馬,極度缺乏侍奉君王的經驗,因此,一旦奉調入大明宮當差,一心只想著如何能在這處處充斥著機心傾軋的禁宮中全身而退,難免為人處世都過於消極,才不經意間,給自己創造了難得的機會。
至於祿光庭嘛,尚敬一向認為皇帝之所以將他從監軍的位置上調回長安,多半是出於安撫李進忠,使他不致於因皇帝重新啟用自己而心中生疑的緣故。祿光庭雖然在內侍省奉差多年,而且長期擔任內寺伯,有旁人難以企及的辦案、整人之才,但在尚敬眼中,他只不過是自己和吳孝忠的陪襯罷了,皇帝對他絕不會像對吳孝忠和自己一樣信任有加的。
眼下李進忠既然已死,自己又被皇帝正式任命做了內侍省監,作為李進忠心腹的祿光庭此時本應是夾著尾巴做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防守格局,為何卻要出人意料的再三高調行事?
自李進忠死後,他不僅憑藉著兼任監門大將軍的身份,重新對監門軍嚴加整飭,報請皇帝允准,將監門軍中凡是與李進忠有過密切來往的將校盡數打發到了西疆防秋備邊,而且毫不手軟地把已經解散的“靖宮差房”中李進忠的一切故舊親近人等一個不留地遣送到了幾百裡之外的上陽、九成等離宮當差,在大明宮徹底消除了李氏勢力的影響。
最令尚敬憤懣不已,又無處喧洩心中不滿的是,祿光庭在他眼前搞出如此大的動靜來,自始至終居然將他這個新任頂頭上司完完全全撂在了一邊兒,既沒有向他請示過該不該這樣做,也沒有同他會商過哪些人該留,哪些人該被遠遠地發落走。倘若沒有皇帝在背後替他撐腰,縱借給他兩個膽心,他也不敢如此輕視自己。
第一百一十一章 瞞天過海
尚敬當晚獨自坐在內侍省的值房之中,接到小宦者關於皇帝被祿光庭引往瑤華宮歇息的訊息後,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了對自身處境深深地憂慮之中,同時忘記了,就在自己身邊的几案之上,還放著份才從西疆發來的緊急軍報。
回想到近三個月前,同一天之內,正在長安郊外作著苦役的自己被差官吆喝著接連收到了兩份冊命,頭一份要他立即返回長安城中內侍省待命,第二份則要他做好隨睦王出使吐蕃的準備。
回內侍省待命語焉不詳,令他無從判別吉凶,第二道冊命雖明說是隨皇帝的長子睦王出使,但吐蕃遠在千里之外,這樣的差使與僅次於處死的長流無甚差別,更是使他內心七上八下,沒著沒落,暗地裡思忖,必是皇帝登極後想起了兩年前曾受自己出賣的舊茬,尋個由頭把自己趕到吐蕃去,最好是在半道上死掉,才遂了皇帝的心願。
尚敬就是懷著這樣一種惴惴不安,如臨大難的心情重新回到了宮中。即使是皇帝親自在延英殿召見了他,當面冊封他為內侍省內常侍,他仍沒有感到喜出望外,反而更增添了心頭的負疚感和惶恐感。他總覺著依照皇帝原本的性子,斷斷不會這樣輕易饒恕自己的。跟隨睦王的吐蕃之行,很可能會成為皇帝判定他生死榮辱的最後機會。
一旦認定了自己心中的這個想法,縱使隨使團大隊人馬一出長安,他就發現隊伍當中的睦王是來興兒假扮的,尚敬仍不敢有一絲怠慢,一路上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生怕因為自己的懈怠,引來旁人對他的不滿。他堅信,自己處在如此緊要的生死關頭,能夠經受皇帝考驗的唯一出路,便是在這次出使的過程中時刻表現出對皇帝的無比忠誠來。
孰料陰差陽錯地,這次的吐蕃之行竟成為了他人生當中的一個之前從未有過的大轉折點。雖然在近兩個月的吐蕃之行過程中,歷經了種種曲折和磨難,但最終得力於林樹不惜屈身事藩,向大論朗格交換來他和使團其他人死裡逃生的機會,使他能夠活著回到長安,並且以他尚算出色的表現嬴得了皇帝重拾起對他的信任,不久便委以內相重任。
自己經過忍辱負重、歷經艱難困苦方得到的尊寵和地位自然不容別人輕易從自己手中奪走。尚敬無可避免地滑向了每一個名利場中人都會身不由已陷入到的怪圈之內,那就是一旦發現有足以威脅自身利益的對手後,幾乎全部的身心和精力都會轉移到如何打敗對手,保住自身的既有利益上來,而往往會忽視更加重要的事情。
那晚,尚敬與在瑤華宮中滿心歡喜地擁著櫻兒入眠的皇帝心情迥然不同,他是懷著滿腹的猜忌才沉沉入睡的。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幾個時辰之後,他就將會因自己今晚的疏忽大意而一錯再錯,從此踏上了一條通向死亡的不歸路。
歪靠在內侍省值房內的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