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3/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間慣用的玩笑口吻挑剔地說道:“可惜呀,你若平時肯下些力氣,隨娘娘學上幾招,此時咱們一起去倒不是不行。現今情勢下,帶著你這麼個大累贅,只怕我連宮門都進不去嘍。”
錦屏聽他說得確是實話,嗔怪地抬起一拳,輕輕擂在來興兒胸口上,溫言叮囑道:“你一個人去,可千萬要小心。我和小石頭自會在宿房院內等著你和娘娘的。快去吧。”
來興兒見她不再固執已見,自是心中歡喜,擎劍在手,衝錦屏抱拳行了一禮,抽身衝出了巷子,折身拐至朱雀大街上,混在陸陸續續殺向大明宮的吐蕃軍士行列之中,趕往大明宮去尋景暄。
第一百六十章 不攻自破
率先殺進長安城的正是張諒率領的三萬吐蕃天蠍軍。
涇州刺史湯寬半是受自己妻妾所迫,半是出於保全自身性命的考慮,終於邁出了他人生中最為可恥的一步:倒戈投降了吐蕃。張諒聞知湯寬歸降的訊息,不由得大喜過望,立馬親自入城與湯寬相見。
昔日湯寬殫精竭慮地想要攀附張氏一門,張諒卻連府門都不肯向他開啟,此時張諒竟主動急著入城來見湯寬,卻令湯寬更加羞愧難當:畢竟,當叛臣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不過,張諒一入得城來和湯寬見了面,甚至連給湯寬臉紅的空當都沒給他留下,張嘴就要求湯寬做他大軍的嚮導,引導著他麾下的三萬天蠍軍馬不解鞍地殺向長安城。
納悉摩在河州一役受到重創的訊息傳來,張諒心中登時便生出了從邏些率軍北上之時還未曾有過的一個驚人的念頭:既然上蒼賜下如此良機,使張氏一門的滅門之仇能夠在自己手上得報,自己豈肯白白錯失?納悉摩六萬兵馬折了一半,短時間內絕無可能恢復元氣,自己這一路從北進軍的偏師則當然地成為進軍的主力,若能抓住有利時機,揮師東進,一鼓作氣拿下長安,那麼於公而言,在大論朗格面前自己當仁不讓的是立下了首功一件,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率先殺入長安,將一干仇人親手瞭解,為數月前慘死於宮中的姐姐報仇雪恨。
思量至此,張諒渾然忘卻了此前抱持的退隱山野、安度餘生的消極態度,一門心思地投入到了為家族一雪前恥的戰鬥中去。
湯寬面對張諒咄咄逼人的要求,居然表現出了“百官楷模”應有的風範,不但滿口應承下為吐蕃軍隊做嚮導的差使,還極盡巴結逢迎之能勢,主動提醒張諒,涇州一失,長安雖已無險可守,但長安城中尚有景雲叢坐陣大元帥府,京城內還有吳弼率領的二萬禁軍,戰力頗強,提醒不可小覷。
對吳弼麾下的兩萬禁軍,張諒並沒有看在眼裡,倒是聽湯寬說起景雲叢至今仍在長安城中,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
待到由湯寬在前引導,張諒率領大軍晝夜不停地攻至涇州以東二百多里的汾寧時,派去長安附近打探訊息的斥候回報:長安城中,皇帝處死了敗回長安的王懷貞,得知了吐蕃入侵的訊息,已命景雲叢披掛出征,率領三千禁軍駐守長安西南的奉天,意圖當面迎擊來犯的吐蕃大軍。
張諒聽罷斥候報來的訊息,猶在沉吟不決,身旁侍立的湯寬已是滿面帶笑地主動出謀劃策道:“大將軍無須多慮。咱們只須趁景雲叢未在奉天立穩腳跟之時,繞道向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武功,然後一舉殺奔長安,如此,待景雲叢發覺我軍動向時,他與長安之間的聯絡已被我軍切斷,成了一支孤軍,自然也就造不成什麼威脅了。”
張諒聞言,驚喜地望著滿頭白髮的湯寬,頻頻點頭道:“想不到湯大人竟是位深諳用兵之道的文武全才。待本將軍率軍攻佔長安,必定在大論和大將軍為湯大人請功,叫你位列林樹之上,如何?”
湯寬想不到自己對林樹久懷妒忌之心的這點小心思,張諒已是洞如觀火,躬身稱謝時不由得漲紅了臉。
戰局的發展居然比張諒設想的還要順利,僅僅用了不到一天一夜的時間,張諒的大軍就已經殺到了長安城西的安遠門下。湯寬眼見得自己邀功請賞的機會又至,於是自告奮勇,向張諒建言,由自己以涇州刺史兵敗回京的名義,前去騙開安遠門,以便為吐蕃軍攻陷長安多爭取些時間。
張諒樂得湯寬如此肯替自己賣命效勞,隨即命先鋒大將葛坦親率五千兵馬隨同湯寬到安遠門下前去叫門。這一回,即連湯寬都沒想到,把守安遠門的監門軍一聽湯寬叫門,當即便大開了城門,放湯寬入城。葛坦策馬立於距安遠門兩裡開外的一處高坡上,眼見得湯寬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騙開了長安西門,將掌中的穿雲天蠍劍高高地朝天舉起,呼喝一聲,五千吐蕃軍士如同惡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