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吐蕃人事先已在長安城中埋伏有奸細、眼線,與城外的吐蕃軍狼狽為奸,內外配合,才使得長安城一夜之間淪於蠻族之手。興兒方才所說,末將覺得甚是有理,還請老大人三思。”
來興兒見老祭酒似已被景昭的話所打動,趁熱打鐵,接著說道:“老大人剛才勸我們出城去投奔景元帥,小子倒是認為此舉乃當務之急。咱們必須把今晚在長安城中所見所聞儘快報至景元帥處,以便他知已知彼,相見而動。依小子之見,景將軍既為元帥親子,就由他立即從秘道出城,與景元帥取得聯絡,報知城內詳情,最為妥當。”
波護聽到來興兒向老祭酒建言要景昭出城報信,如此一來,自己便可擺脫景昭時時對自己所構成的威脅,當即便大叫著附和道:“兒子去向老子報信,最是天經地義,老頭兒趕緊下令吧。”
老祭酒緊鎖雙眉,思忖再三,也覺在城內埋下一支伏兵,另遣人出城與景雲叢取得聯絡,內外呼應的辦法比起自己要他們盡數出城的主意要好得多,遂默然地點了點頭。
江中石傍著來興兒站著,見老祭酒點頭表示答應包括自己在內的諸人留在城中,一時高興起來,忍不住重重擂了來興兒一拳,不服氣地說道:“依大哥這兩下子,就能殺了吐蕃軍的主帥,剩下的一班將軍、校尉什麼的,全不需你們動手,都交給我一個人去打發他們上路吧。”
沉悶、緊張的小院內登時爆發出一陣輕鬆的笑聲。
皇帝兩天前離開長安東奔時,心情十分複雜。他出於求生的本能,於獲知吐蕃大軍已殺至汾寧的第一時間,就做出了棄城東逃的決定,而當景暄趕到延英殿主動向他提出自己要留下擔負起守城的重任時,他甚至連勸都沒像樣地勸上兩句,當場便詔準了。
平心而論,這兩年來在對待景暄和婉容這兩位嬪妃的態度上,皇帝一直自覺不自覺地處於一種自我矛盾的心情之中而難以自拔:以他四十多年的人生閱歷,皇帝早就敏感地察覺出景暄對他遠不如婉容那樣傾心相從,而他視景暄也是公義大於私情,每逢自己遇到為難之事時,到了景暄那裡總能令他找到積極而穩妥的應對之策,並且屢收奇效,使得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在處理棘手的政務時對景暄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依賴感。這回,他沒有強行勸止景暄打消留守長安的念頭,隨他一同東奔,其實,於他內心深處,是對景暄懷有期待之心,幻想著憑藉景雲叢父女聯手,能保長安無虞,使他不至於像祖父那樣落得個棄京播遷的下場。
在吳弼親率五千禁軍的扈從之下,皇帝帶領著包括後宮嬪妃、內侍、宮人,朝中勳戚、文武大臣在內的三千多人,分乘車輦、驢馬,出了長安,一路浩浩蕩蕩朝東進發。及至到了當天晚間,皇帝正要傳人來詢問車駕已到了何地之時,卻見尚敬由隊伍的前列慌慌張張跑了過來,匆匆奏道:“陛下,前方有人攔路。”
第一百七十二章 時來運轉
皇帝端坐於步輦之上,聽得這話,身不由已地前傾著身子,緊張地向尚敬問道:“沒有問明白是何人攔路嗎?不會是吐蕃人吧?”
尚敬抬頭答道:“吳大將軍並韋大人已親臨陣前詢問去了,老奴唯恐是歹人作亂,攔下鑾駕,先來向陛下奏明,免得到時慌亂。”
“尚敬不得無禮。”侍立在皇帝車駕旁的王保兒眼見乾爹口不擇言,不得不開口喝止他道。
皇帝命王保兒從車駕上將自己攙扶下來,換乘上了一匹馬,已然是做好了見事不妙,即拔腿開溜的準備,這才衝尚敬吩咐道:“速到前面探明詳情,再來回朕。”
尚敬轉身還未離開,就見韋敞自隊前一溜小跑地來至了近前,上氣不接下氣地向皇帝報喜道:“萬歲,是奉旨駐防陝州監軍使於承恩大人,率領三千神鶴精銳趕來華陰迎接聖駕來了。”
於承恩在新皇登極後沉寂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終於等到了他人生當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睦王李啟在蒲州城內接到長安傳來的聖旨,要他帶兵嚴密搜查王屋山周邊方圓百里的地界,謹防叛首李舒還藏身於此地。李啟親手從中使手中接過聖旨,不知為了什麼,心裡突然覺得一沉:父皇既然懷疑李舒仍藏身於王屋山附近,豈不是說明來興兒私縱叛首之事已然坐實,如此一來,來興兒休矣!
李啟倒不是替來興兒感到難過,他只是為自己還沒有等到一個能夠親自戰勝來興兒,用來證明這個曾冒充自己到邏些城中大顯威風的臭小子終究是個冒牌貨而感到有些惋惜罷了。
於承恩本想借機討得李啟的歡心,當即主動表示願率麾下神鶴中軍隨李啟前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