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極殿。
太極殿內,已經有二十多位朝臣,因為人數不多,皇帝給每個人都賜了坐,朱由檢是最後到的,小太監也給他端來了椅子,就在最後面落了座。
朱由檢偷偷打量,發現來的都是內閣輔臣和各部的首腦人物,朱由檢也認識一部分,但大多沒什麼交情,與他最熟的就是兵部的李春燁。
朱由校端坐在龍椅上,表情嚴肅,不知道是不是朝會影響了他的個人愛好。魏忠賢站在朱由校的側後,手持佛塵,低眉順目,一副大智若愚的樣子。朱由校先是用目光掃視一下群臣,然後才開始發言:“諸位愛卿,臨時召開朝會,乃是西北有大事發生。崔愛卿,你將曹愛卿的奏章宣讀一遍。”
“臣遵旨。”崔呈秀從座位上站起來,接過太監遞過來的奏摺,高聲朗讀起來:
“臣曹爾楨啟奏陛下,近日屢有匪徒持械,東渡黃河,襲擾州縣。臣著人調查,都是陝西匪患,今查得:
“天啟五年六月,陝西白水縣農民王二,率當地百姓,當眾殺死知縣張鬥耀,起兵謀反;天啟五年十月,陝西米脂縣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率附近農民起兵謀反。各衛所士兵也有響應。今陝西匪軍部眾已經不下二十萬,陝西西北州縣多為匪軍侵佔,東南的渭南也被匪軍佔領,陝西首府西安也在匪軍的威脅之下。”
“臣巡撫山西,本無巡查陝西之利,然匪兵屢襲山西州縣,謀反乃天下大逆。故臣不敢隱瞞,乞陛下恕臣越職之罪。”
“農民起義?”朱由檢大驚,這可是大明的催命符。他一向對明末的農民起義沒有好感。大明滅亡的原因,說到底,除了明後期腐敗透頂外,農民起義客觀上也消耗了大明的國力,令大明兩線作戰。
北京城破之時,尚有最強的軍隊鎮守山海關,令建奴不得越長城一步。大明滅亡的時候,滿清並沒有入關,滿清入關是大明滅亡之後,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農民起義軍。
“眾愛卿,說說你們的想法。”朱由校面無表情,身體微動。
“啟奏陛下,既然陝西的匪兵已達二十萬,因何不見陝西巡撫胡廷宴奏報?”工部尚書董可成首先作出自己的疑問。
“臣啟奏陛下,吏部已經三月未見陝西奏信。臣也感到蹊蹺,已著人向陝西詢查,不日當有回稟。”吏部尚書王紹徽的一番話,令群臣心底發冷。各省巡撫,不論有事沒事,一月一奏,以報平安。陝西三月沒有信使來京,匪患怕是不輕。於是眾人不再糾纏匪患有無問題,而是如何解決的問題。
“陝西乃邊防重地,北有韃靼虎視眈眈。一旦陝西匪眾與關外韃靼勾結,則陝西危矣。臣請陛下速發重兵圍剿。”工部的另一位尚書薛鳳翔是朝堂為數不多的東林黨,已逐漸成為東林黨的領袖,他知道閹黨的軟肋在軍事,閹黨沒有拿得出手的武將。如果朝廷發兵救援陝西,是東林黨奪權的好機會。
“陛下,陝西境內多山,又有黃河阻隔,實在不易調集重兵。”刑部尚書徐兆魁立即反對,既然薛鳳翔出招,自己沒有理由不接招。
“徐大人,難道任由匪徒禍亂陝西?那陝西還要不要?”另一位兵部尚書王永光也是東林黨,他明白薛鳳翔的意思,這的確是本黨的機會。如果朝廷發兵陝西,必然啟用東林黨的武將。
“王大人,陝西邊防要地,固原、延綏、寧夏、甘肅四鎮的府兵和戰兵超過三十萬,為何不調陝西軍,卻要舍近而求遠?”徐兆魁是有名的急性子,他不需要支援,看來他想單挑東林黨了。
“若陝西的三十萬軍士還在的話,匪兵怎麼可能肆掠陝西全境?徐大人沒聽到山西巡撫曹爾楨的奏章嗎?陝西各衛所計程車兵紛紛響應。”戶部尚書,東林黨人李起元不緊不慢,他要用車輪戰先解決閹黨先鋒徐兆魁。
徐兆魁可不是那麼容易認輸的人:“曹爾楨遠在山西,他的話也不可全信。況且,要向陝西調集重兵,必然耗費大量錢糧,請問郭大人,戶部可有足夠的錢糧?”
“徐大人,戶部目前雖然有少量錢糧,那是給遼東的軍餉,萬萬動不得。”戶部另一位尚書郭允厚也是閹黨人,徐兆魁求救,他當然不能置之不理。
“不知李大人可有私人存糧?”得到郭允厚的幫助,徐兆魁更來勁了,他裂開大嘴,得意地嘲笑起李起元,完全忘記了陝西的軍情如火。
“戶部雖然只存有遼東的軍餉,但遼東現在無戰事,建奴早已退回瀋陽,可以暫時支付給出徵陝西的軍隊,待明年春收再行補齊,也無不可。”李起元也是戶部尚書,對戶部的家底和戶部拆東牆補西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