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家住在大海邊?有誰曾經見到過從遠處歸航的帆船?”朱由檢的目光在學生中搜尋著。
“我,我。”幾名學生舉起了手,朱由檢感覺他們不是福建的,就是廣東,方言特別濃重,難道閩南語和粵語在明朝時就有了?
“那我問你們,當你們站在海邊,看到歸航的帆船時,是先看到船上的桅杆,還是先看到船身,或者是整條船同時看到?”以理服人、以事實為依據,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才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許在他們之中,出現幾個麥哲倫、哥倫布那樣的大航海家也說不定。
“桅杆,是桅杆,我在海邊見過……”一名學生邊說邊思索,最後下了結論。
剛才舉手的學生中,有數名學生頭贊同。
“我是整條船同時看到的,我記得清清楚楚。”一名學生反駁。
“你們說的都沒錯。”朱由檢絕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如果船上的桅杆太矮,或者水域的面積過小,比如船隻在江河裡,我們就會同時看到整條船。”
朱由檢拿起石灰和粘土混合而成的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圓的球體,又緊挨著球體畫了一條船和一個人,“你們看,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站在岸邊的人,會先看到桅杆,然後才看到船身,如果地球的表面的平坦的,那站在海邊的人,應該是直接看到整個船身。”朱由檢有畫了一條直線,和球體進行比較。
簡單又好懂,清晰又明瞭。
學生們還在消化朱由檢的所畫的簡圖。
“如果你們有機會去海邊,認真觀測一下遠航歸來的帆船,你們就會相信: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確是圓的;如果沒有機會去海邊,也沒關係,有人已經證明了這個偉大的發現,歐洲有一個國家叫西班牙,西班牙有一個人叫麥哲倫,已經有過環球旅行的經驗,他在指南針的指引下,從西向東,一直航行下去,最後回到自己出發的地方。你們說,地球到底是圓的,還是平的?”
學生們藉助地球儀的指導,還在咀嚼朱由檢的話,這些知識他們一時還難以全部消化。
這些地理班的學生,也許成不了牛頓、伽利略,但只要他們堅持對地理的興趣,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