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偽,還能辨認字跡,因此將彌密好的卷子送到另外的胥吏手中,逐一謄抄。
彌卷速度快,主要就是謄抄速度很慢,看卷子速度更慢。
那沒有多少人手的,就是幾個主考官逐一看捲了。
不過這次延州看卷子速度很快,程勘將謄抄起來的卷子一一開啟。
一個三年不言看了,手中只剩下三十幾道卷子。
再看帖經墨義,手中只剩下十幾道卷子。
延州的胡籤判想樂。
但雖是延州有史以來批閱卷子最快的一次,可也是延州幾十屆科闈最公平的一次。
八名舉子即將在這十幾道卷子裡產生。
胡籤判說道:“程公,那道卷子是那小子的?”
程勘一樂。
是彌卷謄抄了,但有一個馬策,難道不好辨認嗎?立即就將王巨的卷子找出來。
先看帖經墨義。
有一道墨義略有差池,實際還有一道,不過那一道讓王巨蒙對了。
這也很正常,這次出卷子乃是程勘刻意刁難大家,並且王巨的這一道成績也是最好的,第二名帖經墨義錯了三題,第三名第四名錯了四題。
當然,這不是最終名次。再看詩賦,程勘略略皺了眉頭,王巨詩賦寫得還好吧。
這是王巨的短處,不過學了四年多之久,為了寫好詩賦,在這四年內王巨寫了一千多首詩,幾百篇賦,雖是他短處,也漸漸跟上。
然而還有些讓程勘略略失望,在他心中十四歲的王巨便寫出一枝紅杏出牆來,十七歲隨張載學了兩年多的王巨將會寫出什麼詩……
這個嘛……王巨會哭的。
繼續往前看,那個論與三年不言沒多少新奇,算是四平八穩的策論,也是學子最常見的策論。但筆力可以,論證清晰,比他的詩賦強了很多。
然後看馬策,與應對西夏侵耕策,僅是一個馬策,程勘就開始捶胸頓足了。
第九十六章放榜(上)
“大哥,我要進州學。”王儲說道。
每一屆科舉都會轟動宋朝全國上下,上到皇宮兩府,下到黎民百姓,所有人目光都被科舉吸引了。以至趙佶的三子趙楷與後來的康熙皇帝都隱名瞞姓,偷偷地參加科舉,據說成績還不錯,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探花。
人是有盲從心理的。
正是這份熱鬧,許多人義無反顧地投入讀書大軍。
看來老三也心動了,嫌私塾教育水平跟不上,才想進州學。
“三弟,我問你,讀書為了什麼?”
“象大哥一樣名列榜上,光宗耀祖。”
象我?你知道我前世讀了多少書?但怎麼辦呢,得慢慢開導。
“三弟,你知道每次秋闈有多少學子參加嗎?”
“不知道。”
“據說這幾屆參加的學子多達四十多萬人,但舉子名額能有多少?然後到省試殿試,你知道有多少舉子參加?”
“不知道?”
“這幾屆平均參加的舉子多達兩萬多人。”
不是每屆秋闈都能放出兩萬多舉子,那只有幾千人,關健還有更多老舉子進京參加科舉。如非交通落後,許多偏遠地區的舉子估計自己沒有多大希望,人數還會更多。
“這麼多人?”
“是啊,可又有多少人唱名於東華門?要知道參加的都是舉子,濫竽充數的學子很少了,三分之二都有些學問的。不然我為何說科闈基本能中,但省試與殿試未必能中。”
“可是……”
“我知道你疑惑,你能中我肯定開心,死去的父親在九泉之下,看到一門兩進士,相信也會笑開顏的。”
“大哥,”王儲忽然抱著王巨大哭。
小時候不懂,現在漸漸懂事,才知道當初大哥為了養活自己兄妹三人,那是多麼的艱難。
“別,我們還是來說你進州學的事。讀書能唱名東華門,那是最好不過。可不能唱名呢?那些不能唱名的人就不應當讀書了嗎?還是要讀書的,只有讀書,才能開啟更多的智慧,才會使自己學到更多的學問,使自己生活改善,不受人欺負。因此一本論語中,講治國的實際並不多,而是多講如何做人,用四個字概括,學以致用!”
“所以我平時讓你們做一些事,就是讓你們不能忘記根本。或者說一些道理,讓你們知道這人間的人情溫暖寒涼。如果一味地為了功名而讀書,不僅失去了其根本,說不定還會讀成朱二郎那樣。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