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頊與趙念奴言語舉止處想到很多疑點。
苗繼宗舉止也奇怪,一個勁地問王巨親事,葛少華能不懷疑嗎?
“子深兄,那個你就不要問了,”王巨訕訕道,不過心中在想,難道苗繼宗也聽說了一些風聲?那可不是,畢竟趙念奴老大不小了,難道真一輩子不嫁人?
“另外京城裡遭遇到一場前所未有的內澇……”
“京城與朝堂的事就不要說了,只說有關西北與慶州的事。”王巨道。那些事多與慶州無關,有用的葛少華也未必能聽到。
“這個我聽到的有限,第一條乃是官家嘉獎歐陽公有知人之明,若不是歐陽公推薦了孫公來慶州,就不會有這場大捷。”
現在葛少華心情要稍好一點,當初他聽到這條訊息時差一點氣歪了鼻子。
“還有呢,”王巨釋然,比如未來蔡挺來大順城,蔡挺是首功,可其他人功勞同樣不小,然而史書記載了幾名將士的姓名?或如王吉,連上宋史列臣傳的資格都沒有,但慶曆之戰,湧現出幾個王吉?
“還有司馬公不知從哪兒得知了慶州遷徙的事,司馬公似乎上了一道書奏,說是西邊蕃部弓箭手知山川道路,材氣勇悍,涇原環慶皆倚為藩蔽,諒祚常以兵威脅,違拒者輒戕殺,現官府主動扶持弓箭手退入內地,西夏入寇則通行無礙,邊境危矣。”
孫沔下的不是露布,只是口頭命令。
司馬光人在京城,因此聽得不清不楚。
而且環慶又新近立下大功,所以有的司馬光也不大好說。
於是上了這道不痛不癢的奏子,結果不報。若不是葛少華用心打探,幾乎都不知道。
就是這條訊息,卻是王巨最需要的訊息。
他低下頭沉思,就不知道司馬光會發幾份力。另外趙頊會不會明白自己的用意。
…………
趙頊確實弄糊塗了。
王巨那封密函裡只寫了一行字,獻馬於潁王、越國長公主殿下。
什麼就沒有了。
苗繼宗也稀裡糊塗,不過他是趙念奴的外祖父,當初趙念奴去延州找的就是他。因此知道一些內幕的訊息,便將馬帶給趙頊與趙念奴。
兩匹不錯的馬,不過趙頊與趙念奴不是當初悲催的趙曙,他們想要什麼良駒弄不到手的?
因此趙頊納悶。
這不是當初用竹紙做禮物,那也叫送禮,不過用意乃是仁宗重視文治,曾經送了一車子書給王巨,竹紙出來,會有更多的人用得起紙。不是當真送禮。
而且他雖是潁王,卻等於是皇太子,未來的人君,人君富有四海,哪裡在乎臣下送的禮物,有在乎的,但那多半是昏君。
王巨無故地送來兩匹馬是什麼用意?
他不便出面,不過可以由他老師出面,便讓韓維派下人騎馬迅速到華池縣打探了一下。
韓維進宮稟報:“殿下,歐陽公與孫公略有欺君之嫌。”
“為何?”
“慶州真實的戰鬥不是孫沔奏子上所寫的那樣。西夏人五路入侵抄掠,孫公只是勒令三軍堅守砦堡,勿得出兵。只有華池縣一縣出了兵,三場戰鬥慶州沒有任何支援,完全是華池縣數營官兵自己打出來的勝利。”
“居然這樣,為何華池縣幾營官兵有這等戰鬥力?”
“王巨也略有越制的舉動。”
“說說。”
“他去了華池縣後,立即檢閱軍隊,並且當場拉弓放箭,將三軍震懾。”
“這有什麼越制的?當初他在王家寨只是一個孩子,便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不是這個,為了激勵士氣,他讓他的外父家與延州的朱家出面,用資助的方式,每月購買大量的羊與豬宰割,提高士氣的伙食。又利用訓練的方式,按照名次與進步排名,進行不等的賞賜,僅此兩項,每月就要花四千多貫錢。此外還新近組織了一營蕃騎,大肆從邊境購買西夏戰馬。正是因為這支蕃騎,再加上荔原堡原有的一營蕃騎,才取得三場大捷。”
“這個本王也聽說了,但它是西府同意的,包括授那個趙忠的指使之職。”
“是不錯,可這營蕃騎一直在擴軍,已擴大到了八百餘人,似乎現在還在挑選強壯的蕃人擴編,臣的傔客打聽到似乎他們打算擴編成近千人的特大蕃騎營。“
“這不可能,雖說蕃落軍制度不象禁騎兵那麼嚴格,一營兵力也不會准許超過五百人的。”
“是有這麼回事,因此華池刺臉的蕃落軍只有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