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歐洲的主要任務不是打仗,而是去邀請散佈在歐洲各個角落所有的科學愛好者。
之所以讓許多歐洲學者也跟過去,就是為了透過他們做一個宣傳,爭取能把大多數的學者給忽悠過來。
+++++++++++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大明王朝崇禎十二年的秋天。
這一年,對於崇禎皇帝來說,是最好過的一年,朱常淵不但平定了整個陝西之地,將李自成打的簡直出了西域,還經營陝西有功,讓無數老百姓有家可歸,整個陝西幾乎一夜之間變成了富庶之地。
再者,楊嗣昌輕鬆的接管了朱常淵的三十萬大軍,朝廷的局勢可謂大定。
唯一還令他比較煩的一點就是,張獻忠雖然被趕出了荊襄之地,可是在四川重新搖旗吶喊,將入川的幾道口子全部封起來,儼然自立為王。
還有荊襄之地的熊文燦,手握十萬重兵也不是個好像與的主,
以前是對付不了熊文燦沒辦法,朝廷才與他虛與委蛇,可現在情況不同了,不但遼東之地趨於穩定,而且陝西也大定,崇禎的思想頓時活絡起來了。
那麼現在整個天下無戰事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這麼做,讓楊嗣昌的手中二十萬大軍從陝西趕赴四川和荊襄去剿匪?
不得不說,人就是一種喜歡自己折磨自己的動物,一旦這種思想在心中萌生,就像是春草一般,遇到春雨就會瘋狂的滋長起來。
十天沒到,崇禎皇帝不顧群臣的反對,接連兩次給身在陝西的楊嗣昌下命令,讓他帶兵南下,收復蜀地。
根據崇禎的構想,一旦蜀地的張獻忠被滅了,荊襄之地就會四面受敵,寡不敵眾,到時候熊文燦的末日也就到了。
然而,其結果去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楊嗣昌帶兵伐蜀,看上去浩浩蕩蕩二十多萬大軍,可惜的是,他並不是朱常淵,他沒有開掛,也沒有現代化的武器,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低估了張獻忠這貨的戰鬥力。
看著他被朱常淵打的狼狽的抱頭鼠竄,甚至涕淚交零,是不是很爽?是不是感覺朱常淵很牛逼?是不是絕對張獻忠很窩囊?
廢話,當然是的。
可惜,事實並不是這樣,並不是張獻忠太窩囊,而是朱常淵太強,強大到人們已經足夠高看他了,可惜,還是看低了。
比如這次,楊嗣昌的二十萬大軍抵達蜀地,剛開始的時候生龍活虎聲勢浩蕩,可惜連續在蜀地蹦躂了十幾天以後,才知道蜀地並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
先是,楊嗣昌的糧道被斷,然後,張獻忠充分利用經營蜀中兩年的優勢,和楊嗣昌展開游擊戰,一個月以後,楊嗣昌損失慘重,不得不帶著殘兵敗將撤回陝西,灰頭土臉。
蜀地沒打下來,對大明朝來說很嚴重吧?
不,這都沒關係,然而,有一件大事在楊嗣昌出兵後突然發生:皇太極悍然出兵,突然洗掠錦州,又一次發動了東北地區的大戰。
這就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不是楊嗣昌帶領二十萬人掃蕩蜀地並且失敗而歸,恐怕皇太極也不會如此容易就出兵攻打錦州吧!
這一次,皇太極吸取了以往強攻寧遠,洗掠錦州失敗的教訓,採用圍而不攻,斷其糧道的措施,又令錦州地區的所有百姓不得耕種,騷然周邊,困頓城鎮的方針,真的是一鼓作氣,差點將明朝在遼東的軍隊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大明也不是傻瓜,一看皇太極來勢洶洶,而且一時半會還不準備回去,馬上調兵,從宣府、大同、薊州、山西、固原甚至是寧夏和甘肅,盡調九邊精銳十三萬人,遠赴遼東馳援。
皇太極不甘示弱,除了自己帶來十萬步卒六萬鐵騎之外,還北合蒙古,對大明朝雙管齊下加以攻掠!
大戰,一觸即發!
第138章薛國觀的餿主意
崇禎在大殿中踱來踱去,一刻也停不先來,畢竟這種大規模的戰事,自他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
可以這麼說,這次大戰,投入都是雙方的精銳力量。
明朝這邊除了吳三桂手中的六千關寧鐵騎,還有整個遼東的十五萬精兵,加上之前楊嗣昌從陝西填充過來的十萬精兵,再加上此次從九邊各處調過來的精銳之師共計十三萬,大明在遼東之地總工投放了將近四十萬的兵力,而且,這還是個真是的數字,沒有半點誇張。
反觀皇太極一方,步兵騎兵加起來只有十六萬人,還不到明朝的一半。
可以這麼說,如果打仗的時候勝負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