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位大人,不妨先去歇歇腳,都察院已經備好。。。。。。”
祁玉與刑部那位同僚一齊出聲,兩人事先又沒商量好,於是上來就各說各話。祁玉瞟了刑部這位一眼,有些眼熟,偏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三法司就這麼大,三法司裡的官員也就這麼多,祁玉覺得刑部這位眼熟也是正常的,他想了想,沒想起來很快就拋諸腦後。但王衡記得祁玉,他可不會忘記祁玉。六年前,鎮國公霍韜找到南京城來,正是王衡代表南京刑部出面找都察院要人,祁玉出來與之舌戰了一番,最後此事不了了之。
王衡還沒將此事摸個清楚,都察院就先下手為強,把嫌疑人戚英姿弄失蹤了,這裡面若說沒有祁玉和他背後靠山搗鬼,王衡是不信的。
王衡此人,年輕的時候受過霍家的資助,是以說他是霍家的門徒也不為過,霍韜在南京城吃了癟,一走多年,竟是再也沒踏足過南都半步了。
王衡還念著六年前的那單舊案,他想再升一步,就離不開霍家的扶持,或者更準確的說,離不開霍家的金錢支援。
祁玉想將人接引到都察院去,王衡本想引人去刑部,後頭突然轉了念頭,他想:豈不是正好,五品遊擊將軍戚英姿那單案子還壓在都察院呢,這回藉助三尊大佛的手,將祁玉這顆老鼠屎給弄走。
各人有各人的打算。沈約一行剛到都察院,祁玉還沒開始展現他待人接物的風度,就被王衡堵了嘴巴,“聽聞都察院人事繁忙,今日來到貴寶地,也不見貴曹同仁多事煩憂啊。”
沈約與提刑按察司的方孝安對視了一眼,兩人皆心道,這兩曹鬥得厲害,才第一天就這樣搶著給對方下眼藥。
都察院裡案卷繁多,並非一時半刻間可以看完,待到酉時,祁玉要安排巡視組吃飯,此時王衡又來一句:“貴曹的飯恐怕不好吃,吃多了會死人。”
這話就嚴重了,祁玉頂著鍾水齋給的壓力,不敢高聲喧譁,也不敢直接轟回去,便給了個勉強的笑臉,“不知王大人此話何意?”
人都在這裡,機會也就在這裡,王衡果斷來了一句:“你都察院裡曾關押了兩個犯人,聽說在同一天晚上,一個上吊身亡,另一個越獄失蹤,本官還聽說事情的起源都因為你們給犯人送了飯。”
王衡道:“諸位大人哪裡敢吃你家的飯?吃了莫不怕要變成蝴蝶飛走啦?”
“咳”,祁玉本想說,胡言亂語,簡直胡言亂語!但諸位同僚都看著,他只得又賠了一副笑臉,“王大人說笑了,說笑了。”
待用過餐之後,祁玉安排幾位大人下榻休息,沈約與方孝安的屋子隔得近,刑部左侍郎張簡之住在樓上,方孝安道:“沈大人可知道今日他們所說之事為何事?”
第34章 春風難覓
沈約當然知道王衡嘴巴里的事是何事; 嘉靖十年; 五品遊擊將軍戚英姿在都察院越獄出逃一案。
方孝安是提刑按察司新晉的官; 他來到提刑按察司不足兩年; 自然是不知道六年前的舊案。方孝安問了; 沈約答道:“六年前,寧波衛有位遊擊將軍涉嫌和日本人通貢,又收受賄賂; 給日本人在寧波府的優惠; 和一些優先放行的便利。”
方孝安說:“我看王大人對案子有些疑義。”
沈約低頭; 倒了些銅壺裡的水進盆裡,又絞帕子淨手; “當年這單案子結束得很匆忙,刑部被隔離在外頭,都察院自己做了主; 後頭鬧到北京城去; 內閣下了硃批; 算是消停了。”
“朝廷官員涉案; 本就該三司會審,連同通政司。這位遊擊將軍既然是五品官職,那就還應該通知兵部派人來聽審; 怎麼會由都察院一家說了算?”
方孝安還是個愣頭青; 沈約看自己的手,擦得乾淨了,他笑了笑; “那時候東南沿海天天被海盜搶劫,皇上心裡不痛快,出了這樣的事情,皇上心裡煩,內閣便殺一儆百,權當警醒世人之用。”
“那都察院也不該自己結案,連個聽審過程都沒有,如何堵住世人的悠悠眾口。”方孝安年紀輕,身上猶然還帶著一些血性,或者是為了大明朝司法公正公平的理想與追求。“沈大人,我認為此案應該重審,咱們叫都察院調出案卷來,重新審理。”
從年齡上說,沈約略長方孝安幾歲,從職位上說,在提刑按察司任按察使的方孝安與他是平級,又因為提刑按察使的職位特殊,他們與皇帝走得近,與司法中心都察院走得近,再加上北京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是方孝安的親舅舅,這方孝安就變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