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掃過也發現有幾個官員保持沉默神情若有所思。
多數為年輕官員,站在隊伍最後列。
感覺到太后的視線,其中一個年輕官員不由縮了縮頭。
“這時候我們真不說些什麼嗎?”他嘴唇微動對身邊的官員擠出一句話。
“雲釗在皇帝身邊呢。”旁邊的官員神情端正目不斜視,也只嘴唇微動,“皇帝的意思肯定就是雲釗的意思。”
皇帝心裡肯定不同意,這一點他們心知肚明,但同時皇帝並沒有直接反對,很明顯就是要將這件事議論起來。
既然是議論,自然不能全部都反對,那還有什麼可商議的。
不過真要站出來同意,他們也做不到,那就保持沉默吧。
畢竟在朝堂上,沉默有時候也就是一種態度。
這些剛入官場的年輕人最容易心懷鬼胎,太后冷冷的看他們,視線掃過落在又一人身上,不由眉頭皺起。
這個人可不是年輕人,雖然他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在朝堂上了。
“寧大人。”太后說道,“你是怎麼想的?”
眾人的視線落在寧炎身上,這時候也才發現寧炎始終沒有說話。
難道他有別的意思?
太后的神情沉沉。
“哀家記得,當初寧大人對於正統,還與先帝進言過。”她說道,“難道現在先帝不在了,寧大人又改變了想法嗎?”
當初關於立齊王為皇儲,與那些反對的堅持要立皇太孫的朝臣不同,他倒是支援立齊王。
理由是立長不立幼。
太子亡故,皇太孫年幼,無法擔當國之大事,那就只有齊王最合適。
也是憑著這一點,寧炎深的先帝和齊王的看重,官職更進一步,最終成為內閣重臣。
但現在他是要出爾反爾了嗎?
那當初的所為立長不立幼,只是用來媚上加官進爵的手段嗎?
這樣的一個臣子,算什麼清臣高潔!
寧炎神情肅重。
“臣依舊不贊同匡扶正統這句話。”他說道,“君小姐的行徑的確是忤逆且荒唐。”
聽他這樣說太后的面色稍緩。
其他的朝官們也紛紛點頭。
“所以臣希望陛下站出來予以斥責此事。”寧炎接著說道,“君小姐是有大功,但獎罰分明,她有功當獎,但妄圖挾功干政,陛下當嚴厲斥責,駁謬論,明正統。”
太后微微皺眉。
“皇帝是看重她的大功,想要予以撫慰。”她說道,“陛下的性格寬仁慈厚,你們又不是不知道。”
“所謂撫慰,當明智。”寧炎說道,“陛下是天子,是君父,為君為父者,該誇則誇,該斥責則斥責,一味縱容,是捧殺,這並不是真正的撫慰讚賞。”
的確是這個道理。
皇帝應該站出來,訓斥懲戒君小姐,也對民眾表明他是正統這一點理直氣壯堂堂正正毋庸置疑。
“君小姐這次是做錯了,必須斥責。”
“沒錯,當堂堂正正的呵斥。”
“陛下無須迴避。”
在場的官員們紛紛點頭說道。
太后放在膝頭的手緊緊攥起,道理是這個道理,然而皇帝這個廢物……
她看著寧炎,一時間不知道該惱恨他還是讚揚他。
不過朝臣們基本上都一致認為那君小姐提出的什麼匡扶正統,立懷王為太子是不對的,這一點太后還是很欣慰的。
這個君小姐也不知道是好運還是黴運,每次得了大功讓人不安的時候,她就會做出一些自毀聲望的行徑。
這可是她自己作死,怪不得朝廷無情。
太后端正身形。
那就讓民眾都知道這君小姐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讓大家看看這女人是多麼的囂張忤逆,竟然敢幹涉朝政大事。
也好讓那個廢物皇帝趁著民意處置了這君小姐,然後快點滾回來。
她還有賬好好的跟他算一算呢。
君小姐的話是在帝陵外說的,再加上太后的默許,很快就傳開了,京城一片譁然。
對於民眾們來說,立儲是朝廷的大事,君小姐這樣提出來的確是太可怕了。
“以前這樣的事不少呢,那些外戚什麼的扶持自己看中的皇子,逼迫皇帝立為太子,鬧出了多少父子兄弟隔閡。”
“立長不立幼,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連內閣大學士們提到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