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光,不由得暗恨攪起事端的李昭,這丫頭生來就是克她的。
李昭接收到倪氏送過來的眼刀子,馬上往崔氏懷裡縮了縮,睜著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幅被嚇到的小模樣。
崔氏眼神暗了暗冷冷瞥一眼倪氏,摩挲著李昭的背安撫,誰能想到原本端莊嫻雅的倪氏歷經喪夫喪子之後,性情大變,成了個見不得人好的,她自己不好過,也不要別人舒服,連個小孩子都要埋汰兩句,簡直糟心的可以。好在倪氏也就嘰歪幾句酸話,否則就是她容得,李廷和成國大長公主也容不下。
想起犧牲在戰場上的小兒子,年紀輕輕就去了的二孫子,再想想躺在關雎院裡的三娘,崔氏終究沒捨得說重話,只對倪氏道,“阿春整日悶在屋子裡對身體也不好,多讓她出來透透氣。”
李昭附和,“對啊,三姐一心向學自然是好,可身體才是一切的根本。要是因讀書傷了身子可不是捨本求末,也是讓曾大母、叔婆、叔母牽腸掛肚。”李昭這話倒是真情實意,她不喜倪氏,對這個隔房的姐姐並無惡感,反倒是可憐她命運多舛,還攤上一個不顧她身體健康一門心思要把她培養成才女的祖母。整天宅在屋子裡看書動都不動一下,做長輩的不勸反倒沾沾自喜,這是親祖母嗎?
“就是這個理,磨刀不誤砍柴工,養好身子不會耽誤了她的學業,你多勸著她點,就當是對我這個老婆子的孝心了。”崔氏不是沒勸過三娘,可三娘聽不進去,只能指望三娘最親近的倪氏。
對著崔氏,倪氏不敢反駁,遂垂了頭淡淡地應了一聲,其中的敷衍之意李昭都看出來了。
靜坐在倪氏身邊的鄧氏見崔氏笑容已經淡下來,藉著袖子的遮掩,輕輕扯了扯倪氏的衣角。如今她們這一房只剩下三個女人,多得是要依靠其他兩房的地方,得罪他們不是絕自己後路嗎鄧氏有時真不懂自己婆婆在想什麼。
只是倪氏註定讓鄧氏失望,倪氏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笑臉,重整旗鼓,“六娘這張嘴可真巧!我們阿春恰恰相反就是個笨嘴拙舌的,這孩子心裡盼著能常來陪母親說話解悶,可怕嘴笨又怕過了病氣給母親。”
李曦掩嘴輕笑,對崔氏俏皮道,“曾大母您怎麼還不快表示,叔婆這是在替三娘討賞哩。”
坐在右邊的成國大長公主和曹氏不禁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李昭強忍著不要笑得太得意,默默給她阿姐點贊,有些話自己說不如別人說。就像三娘孝心由倪氏說出來效果更好,作為對照組的她不好親自擼袖子上陣,別人卻可說一說。
倪氏臉色已經陰沉的不能直視。
李曦不以為杵,你孫女是納言敏行,君子之風。我妹妹不就成了油嘴滑舌,巧言令色了,想抬高自己孫女,隨你,想踩著她妹子上位,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二孃四娘眼觀鼻鼻觀口,立志於做透明人。五娘傻樂傻樂,顯然還在狀況外。五孃親娘曹氏瞅瞅李曦,再看看李昭,頓時有一種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的淡淡憂傷,李曦比五娘年長許多暫且不提,六娘可比她家五娘小三個月呢,難道是她生孩子的方式不對!
半響崔氏開口了,她嗔看了李曦一眼,“我看是你是不是打著見者有份的主意?”
“哎呀,怎麼就讓您給看穿了呢?”李曦滿臉驚訝的模樣。
崔氏笑逐顏開,大娘護短,卻是個知分寸,就是埋汰人也不落下乘見好就收。“阿常,去把那個紅檀木匣子找出來。”笑對眾人道,“是我前陣子整出來的一些簪子,年歲大了放著也是蒙塵,便與你們吧。”不給眾人推辭的機會,崔氏板著臉道,“長者賜不敢辭耳!”
眾人方不敢辭。
崔氏對倪氏道,“阿春不在,你便替她選了吧。”
倪氏忙稱謝,肚裡卻要氣炸了。身為晚輩卻處處與長輩嗆聲,也就她大嫂能養出這樣沒規沒距的孫女來,到底是卑賤出身,就是嫁到世家也養不出貴女。
自打過門,倪氏暗裡就有些瞧不起成國大長公主,皇家公主又如何,在倪氏看來也不過是驟然富貴沒底蘊的暴發戶罷了,開國太祖發跡之前連官宦都不算只是個小吏,往上數三代,祖宗都不知道在哪刨食呢。
倪氏這種想法在世家並不少見,就是皇家自己,呵呵,娶媳嫁女都儘可能的往世家選,希冀改良血統。
早些年,成國大長公主隨著李廷長住京城,倪氏在祖宅侍候公婆,幾年不見一次也無甚大礙。哪知道後面嗣子李徽娶謝氏,那是比皇家還不如的暴發戶,謝集說得好聽是太宗親衛出身,內裡誰不曉他就是太宗打仗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