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66章 天欲傾兮挽狂瀾
本來是讓他去救人的,可他把那要救的人羅列了十大罪行之後押了回來。皇帝有點兒鬱悶,但是簫鐸又替他化解了個大難題,他一點兒不想再和那些熱血沸騰的學子磨嘰。
只是現在他該怎麼辦,殺了霍令東,想起華陽殿裡的美人,皇帝就一陣猶豫。不殺,時至今日,他也明白過來,這是民心所背,朝臣又有好大一通文章可做。
“依卿所見,將霍令東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錄用如何?”他還是想保住便宜丈人。
簫鐸一聽,心裡就升起失望,但凡有見識者都該知道,眼下棄車保帥方為良策,霍令東連車都算不上,就為了一個女人,皇帝連自己名聲都不要了。
好在他早就知道這皇帝不是很靠譜,奈何他的政治主張在其他勢力裡沒有生存土壤,他想一展抱負只能投靠皇帝,最妙的是這皇帝孤家寡人,正‘求賢若渴’,人人都道這皇帝殘暴無道,偏簫鐸頗能拿捏住他。
皇帝沒一聽霍令東被他定罪就大發雷霆,其實在簫鐸那已經算是過關了,他做的最壞打算,不過死。
“臣恐難堵天下悠悠眾口,諸王必要以此大做文章,敗壞陛下聲譽。”簫鐸十分直白。
皇帝拉長了臉卻不是針對簫鐸,“此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諸王不除,社稷難安。”
皇帝得遇知音,雙眼放光的看著簫鐸,“卿可有良策?”
“諸王之勢源於世家,然世家世代衰微,子弟昏聵,文不成武不就,卻躡居高位,又不理政務實事。臣不解人間為何重之。”
皇帝咬牙切齒,“世家實為國賊。”
“陛下為何不令百姓知曉,百姓敬畏世家更勝於皇族,此非國之興事,朝廷之上,應當能者居之,而非以姓氏出身論。”
皇帝大喜過望,搓了搓雙手,老是他被世家敗壞名聲,怎麼就沒想到去敗壞世家名聲,世家小辮子也一堆呢,連連道,“卿所言甚是!然非我不願提撥寒門,實為難!”
簫鐸等的就是這一句,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聽得皇帝喜形於色,若是李昭在此,怕也要驚掉下巴,簫鐸提出的就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在她那個時代有一句話——隋唐之後無世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科舉制度的出現讓寒門庶族崛起的更快,打破了世家的政治壟斷。
皇帝差點喜極而泣,深深自得自己當年慧眼識英雄。
簫鐸一桶冷水澆下去,以皇帝現在的實力想實行不可能,改革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既得利益集團,眼下的九品中正制,最大的贏家是世家。世家絕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皇帝觸動他們的利益,所以皇帝要拉攏寒門庶族,扶持庶族,讓庶族和世家有一爭之力,再加上天下輿論,未必不可行。
本朝最大的庶族是謝氏,謝氏幾乎統領本朝寒門,皇帝重視謝太子,謝家吃飽了撐的才不支援皇帝。
皇帝訕訕。
“太子,國之儲君,天命所歸,規行矩步,陛下為何不喜?父子不睦,實為親者痛仇者快。”
“太子懦弱。”皇帝含糊道。
“太子年方十四,陛下大可為其擇名師。陛下不喜太子,只會令諸皇子蠢蠢欲動,讓諸王有機可乘。陛下何不將太子帶在身邊悉心教導,若實在不堪教化,再另立儲君也為時不晚,陛下近憂乃諸王。”
起碼你先把謝氏安撫住啊,本身勢力就弱,還四處樹敵,沒這麼找死的。你要做什麼也得有了相應的實力再說。
一提到諸王,皇帝的理智就回歸了一些,腦子裡飛快的權衡了下,覺得簫鐸的建議眼下看來是最恰當的,便道,“君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
君臣相談甚歡,直到天色漸暗,皇帝才戀戀不捨的放簫鐸離去。
自己的話被皇帝採納,簫鐸滿意離去,半路遇上常樂長公主,卻被壞了興致。
常樂長公主,方太后之女,皇帝胞妹,自小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性情頗為囂張跋扈。嫁的楚家亦是大世家,然她後臺夠硬,不像她那些姐妹般被壓制住了,遂這私生活依舊十分精彩,在府裡養了幾個門客,實際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常樂長公主中意簫鐸很久了,今兒又聽他壯舉,更是心癢。一瞧,天時地利人和,將人偷偷騙到冷宮處,想好好和美人兒親近親近。
以為是皇帝傳他的簫鐸走到半路,察覺不妥,打暈了引路的太監,接著高喊一聲有刺客。
這事就捅到了皇帝跟前,皇帝一細查,臉都綠了,還得替妹妹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