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冤孽,冤孽啊!”
文氏拄著柺杖在屋子裡氣急交加。她一輩子就只有李煦這一個孩子,為了一個他永遠也得不到的女人,他竟執拗至此。
李煦走出屋子,江寧織造府裡的下人們正在拾掇冬日紅梅的枝丫,他眼中氤氳,低頭靜靜地瞧著手上已經刻完的佛珠,良久之後幽幽長嘆一聲。
······
李府發生的一切蓁蓁自然是半點都不會知道。她如今全然在享受著在江南的時光,連著幾日內,蓁蓁由李氏陪著欒大護著拜了虎丘和山塘街一帶,又往北塔寺一帶瞧了新鮮。綢緞莊、金店都是小的,這虎丘下頭的當鋪裡淘到了上好的硯臺一對,她最是愛不釋手,與李氏說道回去給自己的一雙阿哥最好。
李氏於是豔羨道:“娘娘好福氣有四阿哥和六阿哥,我們爺膝下空虛,之前夫人去得早也沒能留個後,奴才嫁來一年有餘了半點訊息都沒有,唉,一想到這個事奴才心裡就不安。”
說話間李氏就愁容滿面,蓁蓁拉著她勸道:“別發愁,兒女之事是講究緣分的,我看你身子骨不差,只是緣分未到而已。要不咱們在這裡再拜拜吧,我倒是不用再求了,四阿哥六阿哥哪個都不是省心的,打小就是磨人精,如今又多了個小閨女,皇太后都笑我忙不過來,我幫你求求去。”
李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她趕忙謝恩:“娘娘最是福澤深厚,有娘娘幫奴才求肯定福來運轉。”
不過李氏又轉念一想:“哎,不過現下求都不是個時候,奴才家還在熱孝中呢。”
漢人講究孝道為先,滿人入主中原之後也奉行這一套,若遇大喪,夫妻一年內都不得同床行房,有些講究的人家更是長達三年。
蓁蓁也是懂這些,可看李氏一臉的唏噓安慰她說:“啊呀咱們來都來了,你就別想那麼多了。都說了子女是要靠緣分的,你不妨先向菩薩求了再說。”
蓁蓁說著就去找送子觀音娘娘,李氏與蓁蓁相處這幾天,知道這娘娘是個爽利性子,雖愛瞧熱鬧、愛看新鮮又愛動,但什麼事都適可而止,從不刁難人,盡挑他們方便的來。就是這招人喜歡的性格脾氣再加上傾國傾城的容貌怎麼可能不受寵?平心而論,李氏活這麼大還沒見過比德妃生得還美的女人,頭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都有些看呆了,她有一位堂姐自小就以美貌出名,出嫁前已經是名動一方的美人了,可和德妃相比別說容貌了,就是氣度都差了老大一截。
她頭一回見德妃的時候就心想怪不得深得聖眷,同是包衣出身,獨她已經抬旗不說,還在四妃裡壓過榮妃這位跟著皇上最久出身又好的。
蓁蓁說一不二,真給李氏求了個籤又求了個符,她自己取了身上一個荷包,把符裝在裡頭,又看了籤,招手對李氏道:“怕你要先有個招弟呢?”
李氏過去一瞧,見簽上寫:長男近弄瓦,鳳凰朝賀來。
蓁蓁把籤也一併疊了放進荷包塞進李氏手裡:“可藏好了,要真得連生了,可要來謝謝我。”
李氏羞紅了臉收下荷包,又謝蓁蓁,順口問道:“聽聞六阿哥這回也隨娘娘一起來了,怎麼這幾日不見小主子跟在娘娘身邊?”
蓁蓁嘆口氣說:“我這小兒最愛撒嬌賣乖,討得他皇父帶著他一路遊玩唄。也不知道這小東西這幾日懂不懂規矩,要是不懂,看我回頭怎麼收拾他。”
“六阿哥蒙聖上垂愛,定是乖巧伶俐。”李氏湊趣道,“不如咱們買幾個小玩意,等小主子回來了,娘娘也好送他玩。”
“不買。”蓁蓁氣道,“多買幾本《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詩三百》的給他,就該收了骨頭讓他關門唸書。”說著又笑了,拉著李氏去瞧那幾樣新鮮玩具買給六阿哥。
等回了行宮,蓁蓁正拉著秋華一起和李氏瞧幾個蘇州時興的花樣子,比著要往帕子荷包上做的時候。翟琳進來通傳道:“娘娘,欒大求見。”
李氏問:“不是剛走麼,怎麼又來了。”
“他說是杜甫的事,奴才不懂,只通傳給娘娘。”
蓁蓁聽杜甫,立時就懂了,誇到:“欒大真聰明人,叫他來。”
翟琳退了出去又引了欒大進來,欒大跪叩道:“請德主子安。”
“你起吧,可是秋興的事?”
“是。”欒大臉又忿恨色道,“這張黃美倒所言不虛,今日來說,梁清標已經奪了去,便是一眼也不給咱瞧了。”
蓁蓁笑道:“他是明白人,這麼的好東西,給咱們瞧了,他還拿得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