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偏大的那部分人外,其它人幾乎都在三年內逐步啟用,即便是孫策和周瑜等人,也在諸多影響下最終選擇效力楚國。
楚國的軍力也再度擴充,不但新設麒麟和護國兩大軍團,歸入近衛軍團一系,邊防軍也大量增加。水軍則從邊軍分出去,單獨成為一個體系,陸遜升任鎮海大將軍,位次於大將軍,與驃騎大將軍等同級,總掌水軍。
原海雲軍團進駐東海沿岸港口,進行全面的配置更換,過往的戰船全部返廠重造,以爭對大海為主。
南海新設的水軍則仍在持續組建中,取名海衛軍團!
相較於楚國的蒸蒸日上,魏國卻形勢堪憂,人心浮動。楚國這個龐然大物就仿似一座巨山,始終壓在魏國文武肩上。
曹操本性多疑,常年處於壓抑之中,患上頭痛病已經多年,這幾年他越加衰老,身體漸弱,病情也迅速加重,再加上因楚國的迅猛強大而憂思成疾,終於一病不起!
222年冬,曹操病逝,長子曹昂即位,魏國惶恐!
223年正月,王旭趁曹操病逝,曹昂立足未穩之機,集結主力七十萬,分五路進軍中原北部,發動了浩浩蕩蕩的第四次北伐。魏國因處於新舊交替之際,程昱等諸多老臣已然病逝,難以抵擋人才濟濟的楚國大軍,節節敗退。
戰爭持續了五個月後,魏國新任撫軍大將軍司馬懿迫於形勢,上奏曹昂放棄黃河以南的中原之地,不再與強大的楚國在中原漫長的戰線上硬碰,集中兵力退守黃河沿線險隘,保住魏國根基,偏安一隅,靜待楚國在遙遠的將來衰退,然後伺機而動。
曹昂應允!
七月初,楚國各路大軍先後兵臨黃河,七次遣精兵強渡黃河,皆遭到頑強阻擊,傷亡慘重。
八月,王旭下令在黃河沿岸佈防,穩固中原,宣示著第四次北伐結束。
此後不過幾天,王旭在楚王宮突然得到敦煌太守蘇則傳來的喜訊,言潘浚、劉敏及楊阿若諸人回到玉門關。
這可真是讓他狠狠嚇了一跳,從兩人出使西域至今已經接近十年,了無音訊,他一直認為他們恐怕已經遇害,打算在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