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氣。
“齊相也是這麼看的?老夫等也以為大將軍功在社稷,正想聯名送賀表,不是齊相以為?”
齊朗皺了眉頭,目光在眾人身上轉了一圈,才悠悠言道:“諸位世伯此舉未免有蔑視君上之嫌吧?”
明是送賀表,暗是告誡皇上南方世族對康焓此舉的支援,加個嫌字都是給他們留面子了。
幾個老人都成精了,聽了這話,沒一個變臉色的,反而笑得更舒坦了。
“世侄說笑了,老夫等怎會有那般不敬之心?平南大將軍這一戰讓我南方上下從被兆閩兩面夾擊的危險中解脫出來,我等不送賀表,豈非寒了駐邊將士的心?”
“倒是在下口拙了!”齊朗微笑,“世伯說得有理,既是南方上下的一片心意,齊家自然不敢落於人後,就隨諸位世伯共進吧!”
“如此甚好!”
“世伯難得過來,就在舍下用頓便飯吧!正在孝服,只有清淡素齋,各位世伯勿怪。”沒有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齊朗直接攔了話頭,請他們用膳。
送走客人,齊朗便冷下笑容,對管家吩咐:“找個妥貼人到我書房來!”
管家明白地退下,不一會兒,就領了一個家人到書房,齊朗正在寫字,寫好之後才抬頭:“你馬上就走,到京中謝府,將這個交到謝相手裡。”
“是!”那個家人也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並不多問,應了一個字,接下齊朗親自鎖好的函匣,便低頭離開書房。
“你是家裡的老人了,規矩……”齊朗看著老管家,收住話頭。
“老奴明白,直到少爺發話,老奴都不會離開這個小房間的。”
齊朗點頭:“也不必那般,有一個月就行了!您老受委屈了!”那封信關係重大,不然,他不會讓這個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受那份罪。
江南世族對陽氏的忠誠是有限的,聖清末年,大批衣冠高門舉族南遷,他們一方面向大正皇朝表示臣服,一方面資助,甚至直接組織反抗活動,可以說是至略的最後一道防線,這些家門在元寧大軍南征之後得到了世族待遇,但是,他們中有很多人都認為陽氏出身卑賤,不配為至略皇帝,這種心態下雙方自然衝突不斷,永寧貞王用血腥手段打擊、分化南方世族,便建議世祖將一部分元勳家族遷至南方,雖然加強了朝廷對南方的控制,可是也使南方的情況更為錯綜複雜。
齊氏家族就是在那個時候遷來南方的,因此,南方世族對齊家的態度十分曖昧,從不會主動結交,像今天這種事也不會主動上門,畢竟,要聯名上表只要問一聲,得到齊朗的書面答得就可以了,何須那麼多老頭子親自過來?
“看來南郡真的是塊大餅!”齊朗默默在心裡冷笑,對那些人的想法一清二楚。
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
《至略史&;#8226;元寧卷》第一篇
崇明九年三月,北戰失利,周揚遣使議和,帝請之於太后,未果。
當一個國家失去了征戰的銳氣,也就失去震懾四方的倚恃,那種震懾並不需要真的擁有無敵的實力,只需要讓所有的敵人明白它絕對不會在任何進犯面前退避,對方的任何行動都必然會付出血的代價。
周揚在這時已經失去銳氣,而當後來,至略也變得畏戰時,一個青年文人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舉的例子正是此戰的周揚。
元寧敗了,但是,梁永恩不僅保住了大軍主力,也將懷慶城毀於一旦,用的是永寧王調撥的十枚撼天雷,這使得胡興嶺外,周揚無邊城可據,因此,梁永恩在元寧史冊中的評價尚在水準之上,但是,對於元寧世族來說,這種毫無意義、又毫無所得的戰爭是無法容忍的。
至略人很早就形成了國土的概念,聖清聖祖時期的全盛版圖就是至略人認可的國土——東至大海,西至格拉爾山,南至蒼原,北至胡興嶺——也就是所謂的至略的全境。
不僅是世族,也包括普通平民百姓,都認為,在已經收回胡興嶺,而格桑高原與南境未復的情況下,與周揚開戰是毫無意義的,當然,開疆拓土是沒有人會反對的,可是,那是一場敗仗!於是,固執行事的陽玄顥成為了所有人眼中的庸君!
世族中已經有人開始醞釀上書彈劾皇帝了。
即使周揚對元寧降低姿態,也沒有改變人們對陽玄顥的看法,而面對那眾多的彈劾奏章,陽玄顥心志再堅定,也不免失去自信,更何況,他本就未受過挫折,心志遠不比金石。
謝清在接到齊朗的密信時,再大膽也不免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