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泰蹲下身子,衝著那個人使了一個眼色,那個人可能是心急,所以並沒有理會到齊泰的意思,反而繼續說道:“南方各地告急,請皇上立刻下旨救災。”
齊泰的意思是想對付過去,然後等自己瞭解了之後再想辦法補救,沒想到這個人如此不會做人,當然,很有可能沒見過齊泰,並不認識這位大明權臣。
“齊大人。”
朱允炆拳頭握緊,齊泰連忙上前,“皇上,微臣立刻派人去查,如果情況屬實,立刻令六部發令賑災。”
第七百二十四章暴雨下的隱患
一場突然其來的暴雨讓整個大明的南方變成一片汪洋,就連通往京城的主要水道都被上游隨水飄下的屍體堵住。
放眼看去,渾濁的水面上飄著各種東西,有衝下來的樹木,最讓人揪心的就是那些飄在水面上的屍體。
一具挨著一具,隨著屍體堆積,向下的速度隨之減慢,遠遠看去,那些應該都是普通的百姓,因為這場大水失去了生命。
一人站在大堤上看著水面上的屍體不由得連連嘆氣,這個人就是負責京城大堤的官員,因為這場暴雨,京城的大堤同樣面臨考驗。
這裡一定不能出事,一旦出了事,整個京城將會被徹底淹沒,其中的損失無法估量,畢竟這裡是皇城,和普通的城鎮不同。
“大人,實在不行只能想辦法打通西面的堤壩。”看著不停上漲的洪水,為首之人眉頭深鎖,旁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官員彎身說道。
順著那個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西側的堤壩,那裡屬於京城大堤的護堤,如果將那裡開啟,雖然可以將水引走,只是位於京城西側的村鎮和百姓都要遭殃。
“再等等。”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只能祈禱老天有眼,只要暴雨一停,水位就會下降,到時候京城大堤同樣會相安無事,畢竟付出幾十年的心血,當初朱元璋在這裡建都的時候,已經考慮到日後水患影響京城的事,於是命人花費大氣力修建了護城堤壩。
這種堤壩的質量極為堅固,此時的水位雖然隨著上游洪水的注入不斷上漲,並沒有達到預警的水位,一旦達到,或許只有強行開啟西側堤壩一個辦法。
相比而言,就算死再多的百姓,毀掉再多的農田和房屋,絕對不允許這場水進入京城。
只是普通的一場大水而已,大明從建國之初經歷了幾次大的水患,朱允炆做皇帝畢竟是第一次,這種天災的可怕之處就是摧毀百姓擁有的一切,水災過後一定會有瘟疫,到時候,受災的百姓同樣面臨沒有糧食的困境,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會激起民憤產生暴亂。
“齊大人,到底有沒有訊息?”
齊泰在檢視昨天送來的奏摺,這已經是第二次,朱允炆明顯有點不耐煩,齊泰的腦門上也開始見汗,大大小小的奏摺看了一遍,居然沒有一個奏摺是關於水災請求撥糧救災。
這種情況實在太反常,就算這幾年風調雨順,家家都有存糧,短時間還可以應付,時間一長,肯定不行,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
“皇上,奏摺裡並沒有提到水患一事。”
“糊塗,出了這麼大的事,死了那麼多人,這些做父母官的膽子未免太大了,難道真的以為朕在京城裡聾了,瞎了!”
朱允炆心裡有氣,一揮手將桌子上的奏摺掃落到地上,這一下,一旁的太監嚇得站在那不敢動,齊泰也是沒有辦法,只能上前道:“皇上息怒,微臣已經派人去查,很快就會有訊息送回來。”
“知道了。”
朱允炆一甩袖子氣哄哄的帶著人走了,只剩下齊泰彎身將掉在地上的奏摺撿起,沒有辦法,就算位高權重,在皇帝面前始終是奴才。
“這些廢物。”齊泰抓住奏摺,這裡面有不少是齊泰的門生心腹,按照常理,出了這樣的事,應該立刻派人送訊息到自己的尚書府,然後再想辦法一起上摺子。
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事,齊泰這邊居然什麼訊息都沒有,這樣的做法等於是把掌管大小事務的齊泰擺了一道,不怪齊泰一臉的憤怒,換成別人早就破口大罵。
“齊大人。”
一旁的太監看齊泰臉色不好看,連忙上前。
“沒事,有勞公公。”這一點齊泰做的很到位,尤其是表面功夫,只是要宮裡的人,無論是太監還是侍衛,齊泰都很客氣,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但凡是位高權重的人,根本不會把這些人放在眼裡,這就是齊泰的獨特之處。
“皇上今心情不好,明天消了氣也就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