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忙過來,“大人。”
“你乾的好事。”知州大人低聲埋怨一句,應該是擔心惹到錦衣衛,那個人沒敢說話,躬身退到一旁,算是自己倒黴,原本是好事,誰想反而成了錯事。
“你就是這裡的知州大人?”
“下官正是。”
“這裡有聖上的旨意,六部發的公告,大人,按照公告執行吧,一定要妥善安排好災民的事,不得有誤。”
“是,是。”
小何開啟公告,這位知州只是簡單看了一眼,上面有六部的大印,肯定錯不了,按照常理,一旦有災禍發生,朝廷立刻就會發布公告,這一次明顯要晚了不少時日,因為沒有朝廷的指令,所以,一直不敢發放糧食。
“還愣著幹什麼,帶人開倉放糧。”
“是。”
“何大人,這裡說話不方便,不如去我的知州府,也好讓下官盡一下地主之誼。”那人一臉討好,明顯是想接近討好錦衣衛,現在哪個不知道,林風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此時,錦衣衛的地位遠非其他人能比。
“職責在身,不便打擾,走。”
小何收起公告,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定要儘快將公告送出去,時間一長,就不是十幾個亂民搶糧那麼簡單。
連日的暴雨終於停了,此時,齊泰、黃子澄等人聚在一起,正在商量一件大事,削藩,這一次,終於要動大的。
“大人,真的要動寧王?”
齊泰點頭,“其他王爺已經怕了,現在難啃的骨頭只剩下燕王和寧王,燕王是皇上的親叔叔,又在晉王之亂立了大功,所以燕王暫時動不得,只要我們收拾了寧王,燕王再也沒有依仗,最後還是要乖乖的聽話。”
“大人高見。只是寧王手下兵馬眾多,未必會就範。”
黃子澄哈哈大笑,“那又如何,只要他敢動兵就是造反,到時候,大兵壓境,容不得他放肆。”這黃子澄也是強硬派,而且是靠著齊泰一路爬上去,算是齊泰的絕對親信。
第七百二十七章走投無路的寧王
齊泰自認高明的局,恰恰對了燕王的心思,燕王遲遲不肯起兵,一是時機未到,二是擔心自己起兵之後寧王在後面搞小動作,到時候腹背受敵難以分兵應對。
寧王虎視眈眈,所以燕王的擔心不無道理,只要不動寧王,燕王肯定不敢起兵造反,如果選擇削減燕王的封地和兵力,寧王只會坐山觀虎鬥,看著燕王和朱允炆鬥個兩敗俱傷。
朝廷的削藩令送到寧王的封地,寧王只是淡然一笑,似乎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只是一點,任何人都不想失去手中的權勢,一旦失去,這些王爺的地位便會大不如前,寧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所以年紀上要比自己的侄子朱允炆還要小上一歲。
“請他進來。”
“是。”
來人正是黃子澄,對黃子澄的事寧王早有耳聞,幾位王爺被查都是出於此人之手,所有人清楚,黃子澄、齊泰都是朱允炆的爪牙,專門對付這些手握兵權的王爺。
“拜見王爺。”
黃子澄躬身跪拜,此人倒也客氣,寧王冷哼一聲,“不敢,黃大人請起。”寧王擺明了是看不起黃子澄這種人,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
黃子澄起身,手持聖旨,所以有恃無恐,“王爺,齊王、魯王……紛紛上書請求削減封地,王爺為先帝之後,自當一切以大明社稷為重。”
黃子澄在給寧王戴高帽,更是推出已死的先皇朱元璋,要知道朱元璋在這些兒子心中的地位極為重要,畢竟是大明開國之君,而且為了大明一生兢兢業業。
寧王哈哈大笑,“好一個大明社稷,當初,先皇13歲封我為寧王,15歲率兵出征,為了鞏固大明的邊地,本王不敢有絲毫懈怠,今日,難道就因為你一句大明社稷,就要削掉本王的兵權?既然連自己的叔叔都信不過,那麼一旦再有戰亂,何人統兵,那個人就一定會為了大明社稷拋頭顱灑熱血?”
寧王一陣發問,而且每一句都是問到節骨眼上,黃子澄應該早就料到寧王不會輕易就範,“王爺,無需動怒,請聽在下一言,如今四海昇平,諸位王爺當全力輔助聖上興盛大明,此為正途。”
寧王哈哈大笑,“笑話,這些兵馬都是父皇賞賜給我的,豈能你一句話說收回就收回,先皇的臉面何在,本王的顏面何存。”
寧王確實難對付,黃子澄逐漸有些招架不住,臨行之前拍著胸脯,這一次一定要說服寧王接受削藩一事,黃子澄只能耐著性子把其中利害關係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