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後從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以功授濟南衛副千戶,後履次升遷,最終調到了燕王帳下。張玉文武雙全,有勇有謀,且又十分忠心,所以頗受朱棣信賴。
第11卷 467章:最佳人選
道衍停朱棣問話,微微皺了皺眉頭,神情頗有些猶豫,正欲答話,忽聽得坐在蕭琴身邊的大將張玉站起身道:“嗨,這有什麼好打算的,朝廷這麼做,無非是不放心王爺,依我看,乾脆王爺趁著這次韃子攻城的千古良機,揮兵南下得了!”張玉今年五十六歲,曾是北元樞密知院,元亡後從走漠北,於洪武十八年降了大明,後從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以功授濟南衛副千戶,後履次升遷,最終調到了燕王帳下。張玉文武雙全,有勇有謀,且又十分忠心,所以頗受朱棣信賴。
朱棣皺了皺眉頭,張玉乃自己的心腹愛將,平日裡也對自己忠心,唯獨『性』子急切了些,他小聲喝道:“不得胡言『亂』語,朝廷的大事,豈是你我等在此胡言『亂』語得!”
張玉平日裡也不將誰放在眼裡,唯獨怕朱棣,這會兒聽他呼喝,慌忙一縮脖子,不敢再言語,嘀咕了聲道:“本來就是嗎?”朱棣瞪了他一眼,他也不在意,恨恨的坐了下來,朱棣待他坐下,方才扭過頭對道衍道:“軍師有何看法?”
朝廷的聖旨一到燕王府,朱棣便讓道衍看得個明白,此刻他思量了一番,心中已有了些許眉目,方才想答話,不料被張玉這麼一鬧,差點忘記了,這會兒方才小心的道:“韃子攻城只不過是三日前的事情,朝廷此刻以當今皇上顧念叔侄情分的緣由,不讓王爺統領兵權,以老衲的愚見,朝廷對王爺仍舊有相當的顧忌,若是老衲猜的不錯的話,朝廷定是怕王爺一旦奪了兵權,再二心,難以節制!”
眾人點了點頭,顯然道衍分析的極為有理。
朱棣點了點頭,道:“如此這般,本王該當如何?”
道衍一陣沉『吟』,道:“朝廷雖對王爺有所顧忌,但眼下韃子兵犯境,多少對對王爺昔日的軍功還是有所肯定,正是如此,才讓王爺遣派大將抗胡,眼下王爺無需擔憂,以朝廷的聖旨來看,朝廷倒是想先除了胡患方才對王爺動手,王爺此刻要擔心的派遣誰去抗胡?”
“這個還用說,自然是我了,這些年我和王爺東征西討也打了不少仗,區區萬餘名的韃子兵,還不夠我殺的!”張玉不待道衍把話說完便一拍胸口站了起來道。
朱棣眉『毛』一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張玉瞧朱棣面顯怒『色』,慌忙嘻嘻一笑,道:“一切聽王爺的,末將是瞧那群韃子太過放肆,簡直不將我燕王府放在眼裡,心中氣不過這才胡言『亂』語的,還望王爺莫要生氣!”
朱棣狠狠的瞪了張玉一眼,心中雖有火氣,卻發作不得,唯有苦笑了聲道:“軍師看本王派誰去合適呢?”
道衍細細思索了一番,道:“老衲聽聞,這才韃子成朝廷削藩之際,大舉進攻山海關瞧情景定是有備而來!”
“不錯,本王亦聽聞,這韃子居然妄想以慘無人道的瘟疫來攻破山海關,山海關守將宋忠前日已受了箭傷,眼下守城的是前些日子包圍燕王府的都指揮使謝貴,和一批奉命擒王的武林好漢!”說起戰事,朱棣雙眼立馬大放光彩。這個年紀三十九歲的王爺,自十一歲就藩以來,經歷的戰事何止百餘場,早已是身經百戰,若非眼下被囚禁在府內,只怕早已衝入了山海關殺他個片甲不留。
“是了,如王爺所說,韃子這次看來對山海關是志在必得,但又不想費一兵一卒,如此魚和熊掌兼得的好事自是痴心妄想了,不過韃子這次以瘟疫來攻城,來頭不小,以老衲的愚見王爺須當派遣一位智勇雙全,且武功高強之人前往山海關抗敵!”道衍說到這兒,目光有意無意的在蕭琴的臉上瞟了一眼。
朱棣會意,微微一笑,道:“那軍師之意,派遣誰合適呢?”
道衍望了一眼蕭琴,道:“論起起智勇雙全,身經百戰張將軍本是最佳人選,但張將軍身兼八百死士的重任,豈能隨意離開王府,眼下朝廷雖執意抗胡,但府外的張謝二人的大軍絲毫沒減少,故而,張將軍不能離開燕王府半步!”
眾人點了點頭,就連張玉也點了點頭,好一會兒問道:“那依軍師之意,派遣誰呢?“
眾人瞧道衍目光有意無意的朝蕭琴望去,紛紛扭過頭朝蕭琴望了去,蕭琴似乎有所察覺,緩緩的抬起頭,見眾人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臉上,心中一慌,道:“不會是我吧?“
“不錯,就是你了!若是別人我張玉還不服呢,你蕭兄弟有勇有謀,武功更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