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手套怎樣給劉偉戴呢?
不過沒有後悔,濟人須濟急時無。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路見不平,出手相助,頗具英雄氣概和雷鋒精神。如果說換了誰都會這麼做,那麼我堅決反對,我認為換了誰都不一定會這麼做。這年頭很難想象一個衣著整潔的青年出手相助一個素未相識的老頭,恐怕面對一車又髒又臭的垃圾很多我人捂著鼻子避之不及,如果將老頭換成一個絕色美女,我完全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爭先恐後地“英雄救美”,但誰能說他們是沒有目的的呢?因為老漢是沒有什麼可以回報的。或者他們目光長遠,猜想老漢的女兒或許是一位絕色美女也會偶爾出手,但這些種種都背棄了助人的本質。
而我,抱著一種“施恩不圖報”的心理挺身而出,只需自我表揚一番就可以了。
一樁本不足掛齒的小事,何必大作文章?一種本應人人都該具有的道德品質,何值一提?而恰恰是現今這種不足掛齒的小事都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這種最尋常的道德都不是人人都具有的。連一件小事都顯得如此高尚,全因不屑於做小事的人的襯托。
我在一本書上見到一句對子,上面寫著“遠觀山色年年依舊常青,近看人情朝朝不同往日”。我們不要責怪“這年頭”,因為我們這是“這年頭”的人。許多人常抱怨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人情味,越來越冷漠、自私、麻木、貪婪,而又不願承認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自私狡詐的人現在有一個好聽的詞用來形容,那就是“精明能幹”。
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的自我觀念也在發生著改變,這當然是社會的因素才能使人們改變得如此整齊。在許多港臺影視劇或內地武俠片中的各種角色們以常引用的口頭禪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得多了人們就記住了,記住瞭然後就將這種自私的理念融入了生活中的具體事件。編劇人的初衷是想將這樣的情節沒反面教材卻被許多人看成了正面教材,而這樣的“哲理”早已被觀眾熟記在心,甚至當成了座右銘。人心的改變就個人而言或許是一種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變得“聰明”了,但對國家、集體或放大到全人類來說呢?在我看來,利已和損人存在很大的因果關係。
老頭是度過難關了,而我呢?兩小時後,還不見劉偉出來,也許是低頭推車的那一瞬間錯過了劉偉。於是我私闖禁地——劉偉的住處,眼前的一幕卻讓我吃驚,房屋已經上鎖,劉偉已經走了。
這時,隔壁走出一位老奶奶,看我站在劉偉的房前發呆,便問:“小夥子,你是找這屋裡住的女孩嗎?她們早走了,天還沒亮就走了!”
我說:“這麼說我晚來一步了?”
老奶奶說:“那女孩是你女朋友吧?是不是她欠了你的錢還沒還就走了?”
我說:“她不是我女朋友,也沒有欠我的錢,只是欠我一頓飯還沒吃就走了,她答應過吃我親手為她做的菜。”
老奶奶笑了,笑得前俯後仰直不起腰,她說:“你這傻小夥,欠一頓飯沒吃那你請別人吃去啊?有免費的午餐誰都不會拒絕。”
我不能再和老太太沒完沒了地糾纏下去,再拖延時間就真的見不到劉偉了。我趕緊說:“你不知道的,別人怎能代替劉偉?也不怪她,她並不知道我會來送她,也許她還在車站,也許車還沒開走。多謝指點!告辭了!”
說完拔腿就跑,隱約聽到老太太后面傳來不滿的嚷嚷:“喂!小夥子,還沒說完呢,什麼事情有我不知道的嗎……”
東站、西站、南站、新南站、客運中心、火車站,劉偉會在哪一個車站乘車呢?記得劉偉說過她來時坐的汽車,那就將火車站排除掉。五個車站分佈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每從一個車站到另一個車站都需要不少時間,如果尋遍五個車站那得馬不停蹄地奔波一天,奔波一天大概劉偉也已經到家了吧?
我並沒有因為希望渺茫而放棄尋找。在大霧籠罩下,濛濛細雨中,仍然阻止不了回家人的腳步。每一個車站都人潮如湧,人們回鄉心切、行色匆匆,洶湧的人流一次又一次將我淹沒。我左顧右盼、舉目四望,只看見黑壓壓的人頭和陌生人的面孔。播音員一次又一次通報“由溫州開往xx的車就要出發,請旅客們做好上車準備,排隊候車。”這為我提高了緊張度,我生怕哪一趟車將劉偉帶走。
現已進入春運的人流高峰期,車站的售票廳、候車室、檢票室都已塞滿了人,有些過道嚴重堵塞。我無法想象在這麼擁擠的情況下劉偉是怎樣擠上車的,她那瘦弱單薄的身子怎能經得住如此龐大人潮的擠壓?如果我能送她,如果我能為她在擁擠的人牆中擠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