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3/4頁)
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年的那部片子製作比較粗糙,因為成本低時間短,所以那部片子看起來比較粗糙。而陌以安正是因為對那部中的畫面感到不太滿意,所以在寫劇本的時候就改動了一些地方。而且,除了原來片子上的那些殺人遊戲之外,他還另外又加了一些殺人方法!
米國到十幾二十年後,對恐怖片的需求不斷上升,而且,人們還非常喜歡那種刺激的殺人遊戲。當年的《電鋸驚魂》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後來更是有很多的跟風之作。甚至於後來還衍生出來了一些生存遊戲之類的電影!內容就是有人佈置下了一個死亡陷阱,引誘一些普通人進去,看這些普通人在生死麵前所表現後出來的真是人性!
這種電影拍得好了,看起來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米國的編劇們對人性的處理,尤其是讓人舒服。
在米國的電影中,炫,是一個真正的人,都會有一些矛盾的性格,病態的心理,或者是自己的偏執!而華夏的電影,甚至到了十幾年後,最為受人歡迎的還是那種高大全的形象!這種形象俗稱為英雄形象,簡直就是完美如天神下凡!不但身手才智上高人一等,在心性上亦是善良無比。總之就是人類能夠想到的美好品性,在這個英雄形象身上全部都有!
這種電影剛開始看,覺得不錯,但是看多了,真會煩。而且,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怎麼可能那麼完美?
當然,和英雄相對應的就是壞人了。看華夏的電影,人們往往一眼就能夠看出來好人和壞人。壞人,哪怕是他的一個眼神,也是壞的!其實現實中的壞人,哪個像電視上那樣蠢?人們要真是能夠在現實中一眼就認出來壞人,那可真是……天下太平了!
這種讓人看多了會嘔吐的銀幕形象,甚至到二十多年後,還依然在華夏氾濫。
而米國的編劇和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可就人性化多了!
比喻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華夏的抗戰劇,那些日苯鬼子來到華夏就是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當然,對於當年的侵華日軍來說,這種形象也沒什麼錯誤。可是我們的某些導演做了什麼?原先華夏拍抗戰劇,用的也是華夏演員演日苯人,後來條件好了,資金充裕了,就用上了真正的日苯人。全華夏那麼多的抗戰劇,反反覆覆就是那麼幾個日苯人。
當然,要詬病的並不是這樣,而是那些演鬼子的日苯人在採訪的時候說,在華夏演鬼子的時候,你就不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人,當成是一個牲口最好。鬼子殺人不眨眼,任何殺人的場面都不會怕,血腥殘忍。甚至,在拍有一場戲的時候,大雪漫天,日苯鬼子在掃蕩,路上遇到了一個華夏婦女,日苯鬼子立刻就跑過去脫下褲子就幹!
導演真的秀逗了麼?東北的大雪天,零下幾十度,穿得像熊,冷得人撥出口氣都能立刻凍成冰,日苯鬼子就這麼有性致?他就不怕自己的小弟弟剛出來就成冰棒了麼!
一般來說,是個正常人,在這種冰天雪地裡都沒辦法有性~欲的!
於是也就可以歸結為,日苯人不是正常人,或者是不是人!
但是在西方人的片子中,就比如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中,也有日苯人,日苯人在坑殺那麼多無辜人士的時候,也會發抖,也會害怕!這才是真正的人性!無關好壞,只是人性!
所以說,華夏的那種黑白分明的片子,如何能不招人煩?
更讓陌以安無語的時候,在二十多年後,抗戰片子盛行,人們的想象力也越來越豐富!手持羽毛弓箭,竟然能夠與長槍大炮對抗;被一群日苯人強~奸了的女八路,最後關頭大發雄威,一舉幹掉強~奸她的十幾個小鬼子;抗戰時期的民國武術強人,飛簷走壁百步穿楊,竟然可以徒手生生將日苯鬼子撕成兩半;還有,眼看就被殺的正義紅軍,臨死之時朝天丟了一枚手榴彈,於是,一架飛機掉下來了……
實在不是陌以安吐槽,而是華夏的影視,太讓人失望了,華夏做影視的人,也太讓人寒心了!
這也是為何,那麼多人,就算是明知道米國好萊塢的大片其實都是商業流水線的產物,但依然喜歡看!人家場景火爆,人家可以隨意調侃政府總統,人家即便是流水線產物,劇本也絲毫不馬虎……
現在,陌以安看到的就是喬的成品。
果然是比她想象得要好太多了,無論是畫面,還是劇中演員的表演,都讓陌以安非常欣慰!
樣片看完之後,陌以安看了眼何啟弘,何啟弘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
“非常好,和我們想象出來的一樣。非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