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以說,沒有國際空間站,就不會有哈勃2號太空望遠鏡。
這部能夠看到十億公里外一個籃球大小物體的超級望遠鏡,總質量近五百噸,無法一次發射升空。即便用運載能力最強的“阿里亞娜5”型運載火箭,也要分十次才能全部部件發射到近地軌道上。哈勃2號分十四次發射,八次由阿里亞娜5型運載火箭承擔,其餘六次由俄羅斯、中國與美國分擔,另外分七次發射了軌道運載器部件。太空望遠鏡與軌道運載器的部件均與國際空間站接軌,完成組裝後,由軌道運載器把太空望遠鏡運送到面向2014X1小行星的同步軌道上。在此後的一年多里,還透過國際空間站,為軌道運載器進行了五次燃料補給。
建造哈勃2號太空望遠鏡,只是國際空間站在擴建時小試牛刀。
按照設計壽命,國際空間站在二零一八年就得報廢,美國當局在二零一三年就設想重新建造一座空間站。只是在行星防禦理事會成立後,美國不再考慮建造新的空間站,而是著手強化國際空間站。
擴建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加強國際空間站的結構強度。
雖然軌道飛行器的在軌速度由其質心的軌道高度決定,但是質心只是一個點,而軌道飛行器不可能是一個點。軌道飛行器的尺寸越大,各個部位的軌道速度差就越大,也就需要更高結構強度。
完成這一步之後,國際空間站的擴建工作正式開始。
因為國際空間站採用了開放式架構,透過結點來增加功能艙,所以擴建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結點數量。
經過兩年建造,國際空間站成了一個類似於管風琴的雙層框架結構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的相對厚度非常小,只有不到三十米,寬度達到一百五十米,長度則高達二十四千米。採用框架結構,除了不會降低結構強度之外,還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航天發射的次數。
過去兩年內,國際空間站始終把面積最小的一面朝向地面。
為了降低被業餘天文愛好者觀察到的機率,國際空間站的外表面做了特殊處理,反光率只有萬分之一。
十多個小時前,國際空間站在完成變規機動之後,開始調整在規姿態。
嚴格說來,國際空間站很像一隻拆掉了面板,有六百多個孔洞的口琴。
每一個孔洞,就是一具運載火箭發射井。用來投擲超級核彈頭的運載火箭在國際空間站上組裝完畢後,由小型軌道機動飛船運送到這些孔洞裡面,繫緊固定好。兩個多月前,才開始為這些運載火箭安裝超級核彈頭。
此時,總共三百三十八個孔洞裡面,三百三十八枚運載火箭已經準備就緒。
每枚運載火箭的質量都在五百噸以上,在燃料耗盡之前,能夠把連同彈頭姿態控制推進器在內、總質量為一百千克的超級核彈頭加速到每秒五百千米以上。因為小行星碎片的速度只有每秒三百五十千米,為了延長攔截的時間視窗,所以運載火箭只會把超級核彈頭加速到每秒三百五十千米。
在國際空間站西面大約五千公里處是天宮空間站。
天宮空間站原本是中國單獨進行的航天工程,但是在美國決定擴建國際空間站,又不願意讓俄羅斯高度參與之後,俄羅斯轉為與中國合作,協助中國把天宮空間站建成另外一座空間基地。
在結構上,天宮空間站與國際空間站大同小異,只是規模小了一些。
天宮空間站只有二百二十六個發射井,而且只有二百二十五個發射井內有運載火箭,最後一個發射井空著。
按照總參謀長會議做出的決定,中國將控制其中一百六十九枚運載火箭,另外五十六枚運載火箭由俄羅斯控制。
與國際空間站一樣,天宮空間站也已完成變規機動與姿態調整。
此時,天宮空間站正好在中國西北地區的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上方,軌道高度為三百八十七公里。
在兩座空間站附近,十二座無人空間站採用了更有效的結構,即雙層蜂窩框架結構。
十一座完全竣工的空間站上各有五十枚運載火箭,在沒有竣工的那座空間站上,則只有十四枚運載火箭。所有的運載火箭都安置在緊密佈置的六邊形發射井內,由地面控制中心遙控發射。
當然,國際空間站與天宮空間站上的運載火箭也由地面控制中心遙控發射。
早在十多個小時前,國際空間站與天宮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就登上軌道飛船,撤到了數百千米之外。在所有運載火箭發射完畢之後,空間站與安置運載火箭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