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對而言,人類的生存環境太理想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災難紀元之前,人類的科技文明駐足不前,與人類沒有遇到嚴酷的生存壓力有直接關係。即便拿人類的歷史來看,科學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時代,都伴隨著嚴酷的生存競爭,哪怕只是人類內部的、也就是國家與民族間的生存競爭。在此之後,長期的和平,讓人類失去了自我前進的動力。
顯然,入侵者根本沒有這麼理想的生存環境。
雖然從理論上講,入侵者的母星,也就是那顆幾乎被海洋完全覆蓋的衛星,擁有幾乎取之不竭的資源,但是三個種群的相互競爭,以及較為特殊的繁殖方式所導致的數量劇增,給入侵者製造了極大的麻煩。
要知道,三個種群的入侵者都是卵生生物。
在自然進化階段,卵生生物的存活率非常低,可是在進入了自我進化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增長,卵生生物的繁殖效率比胎生生物高出好幾倍。在存活率有了保證之後,卵生生物一代就能繁殖數十、甚至數百個後代。相比之下,人類的繁殖效率就太低了,一代人最多繁殖十多名後代。
這些因素,無一不迫使入侵者開拓新的領地,拓展生存空間。
事實上,入侵者所在的恆星系,比太陽系大得多,有足夠多的星球,即便某些星球的環境極為惡劣,也能夠依靠科技手段,進行環境改造。在太陽系裡,真正適合人類生存的只有地球,即便木星與土星的某些衛星上,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甚至有可能存在類似於細菌的低等生命,但是要將其改造成能夠供人類生息繁衍的生態環境,卻是一件很費力,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資源的事情,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問題是,科技大爆發產生的強勁動力,很快就讓入侵者的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在完成了對本星系的開發之後,入侵者把目光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