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生造化之術,自己便可自由施展神通,沒有了後顧之憂。
不過造化雖生,卻極為緩慢,悟空唸了半個時辰,法力只回復了一絲,心下煩躁,便將這帛書扔在一邊。
他心思一動,既然讀經能生造化,何不讀那《道德經》試試。於是他盤膝而坐,屏息凝神,心中默唸起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一念不要緊,便覺這造化光團如陀螺般飛轉,造化增長之速竟遠勝過在花果山水簾洞中。悟空忽地明白,此界乃是老君之界,讀他的《道德經》在此事半功倍,那自然暗合了造此界之大道。
如此增長修為的絕佳機會怎可錯過,悟空再不想其他,只在此潛心修習起來。
第一〇一章界中游
悟空在內室專心修行,外面可急壞了孟軻。
他自從明白了自身處境後,只平日裡尋一些看的順眼的年輕後輩授道傳業,一來二去也博得些許名聲,其實他心裡知道,易十人之心易,易萬人之心難,自己僅是一介凡人,無神通法術,更不能變出糧食,因此他已近心如死灰,對出界早已無望。
天可憐見,教他遇見一位上仙,心中那點星星之火又再度燃了起來。人大都如此,若是走投無路也便罷了,破罐破摔又能壞到哪裡去,而一旦有了希望,一顆心便不平靜起來。孟軻此時便如同吞了二十五隻頑貓——百爪撓心,他自然不敢打擾上仙歇息,隻眼巴巴盯著門口,等待悟空出來。
終於,三個時辰之後,悟空意猶未盡收了功法,只覺自身法力滿盈盈的,舒服至極。他自知孟軻在外等候,於是留下本身仍在此修煉,自己化了一個分身出去。
孟軻見悟空終於走了出來,忙迎上前問安。悟空見孟軻此際與一俗人無異,自然知道他心中失了方寸,所謂關心必亂便是如此。
悟空也不賣關子,第一句話便是:“欲教化眾人,必先使其衣食豐足。”
孟軻道:“我自然知道此理,但……”他身子一震,忽然想到那三個道人尚且有法術得到許多糧食,上仙本事更高,肯定有法子解決這一困擾在心頭數十年的大難題,於是忙問道,“上仙可是有此類仙術?”
悟空點點頭:“雕蟲小技耳。”
孟軻大喜:“若如此,老朽先謝過上仙了。”
孟軻曾雲:“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看書吧:WWW。KANSHUBA。ORG'整 理田界,實行井田制,說白了就是先談麵包,再談愛情。因為孟軻明白,餓著肚子聽你講道理的,不是白痴,就是等著給好處的。
悟空道:“事不宜遲,先帶我去田間地頭檢視,順便將鎮內精壯勞力叫些出來,準備播種收糧。”
孟軻紅光滿面出了屋子,到鎮中奔走通告,說是仙人要施法術,能教五穀豐登。鎮中人此次自虎力大仙處得了許多白米,遠勝從前,均知是那白衣書生上仙的功勞,聽到上仙又要施展神通,一個個雀躍歡呼,帶上許多種子浩浩蕩蕩隨著孟軻而行。
孟軻引悟空來至田間,悟空放眼一望,好一片無邊沃野,田壟分明,其上秧苗長得喜人,只是那穗子甚是乾癟,他伸手開啟一個穀穗,仔細觀看,內中竟然空空如也。悟空不由得一陣心涼,他本想施展天罡變數中的“花開頃刻”,使田間作物片刻成熟,但觀此情狀,即便成熟了又有何用,內中並無一顆穀粒。
此刻足有千八百人跟隨在後,一個個膽怯畏縮,不敢靠前,只有孟軻跟在悟空身邊。悟空回頭看了看,又望了望那無邊的田地,心道,此事需儘快解決,此時豎起威信乃是第一要務,唯有如此,日後才好一呼百應。
悟空坐在地頭,苦思冥想,為何秧苗茁壯,卻無果實呢?他坐了良久,眾人以為上仙將要施法,自然不敢打擾,就連說話也低聲低語,小心翼翼。
悟空終究沒有答案,便打算站起身,他睜眼再看這田地,忽然察覺到異樣,這萬千秧苗,便如凝固了一般,立在那裡,紋絲不動。悟空恍然大悟,原來,此地無風!
這界中實在完美得過了頭,雖土地肥沃,常年光照,又無蟲害侵襲,但若無風,便只空生苗,不結果。悟空自嘲地笑了起來,這年代的人哪裡會懂得授粉這門學問,無風不能授粉,不授粉便不能結出果實。
他心中有了答案,便當機立斷,面前這片作物眼見已經廢了,他使個推山填海術,將千頃良田翻起,又自孟軻處取來種子,隨意使個法術,便均勻落入田間,鑽進土中。
“花開頃刻!”這一天罡變化使出,只見一株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