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太守偷偷觀察二位大人神態變化,心中暗自得意,看你們如何寫奏章?哼,掂量著辦吧。他沉吟道:“大人,自古以來,每逢大旱,百姓必以犧牲祭祀龍王,殺牛宰羊,習以為常,以人為禱者,也不鮮見,並不侷限清平一縣,請大人三思。”
這回胡長生沒心思喝酒了。皇上相信天下有龍嗎?恐怕未必。不過大旱之年,皇上尊重民俗,寧信其有,興師動眾在京城設壇求雨,大張旗鼓封五方神龍,並詔告天下,無非是收買民心,至少證明當今聖上對各地旱情極其重視。祈雨是自古有之的傳統,自己攪亂祈雨儀式,現在看來,既對也錯,如果以牲畜祭祀龍王不為過,然而以童男童女為供獻,絕對不行,自己應該理直氣壯,可是老百姓不理解怎麼辦?他坐在桌前,默默沉思起來。
李能身為書記官,同樣腦筋急轉,可是絞盡腦汁,居然想不出讓胡大人脫離困境的好主意,唉,想想自己實在無能。如果皇上責怪胡大人……歸根結底,最難過的是自己,胡大人是皇親國戚,小小的書記官可就慘啦,估計表叔也不會替自己說情。他苦悶異常,不再喝茶,剛才蘇太守百般勸酒都無濟於事,此刻卻主動把酒壺拿過來澆愁,左一杯,右一杯,喝起來沒完沒了。
人到絕路,大概都如此吧。
蘇太守發現欽差大人默不作聲,一邊以手輕點桌面,一邊埋頭冥思苦想;而那位李書記官愁眉苦臉,只想一醉方休。如此醜態百出,令他心中竊笑不止,看來欽差大臣還年輕啊,李大人貌似精明,也不過如此,哈哈,本官無憂啦。
一場酒宴不歡而散,李能喝得東倒西歪。
當天晚上,胡太守心安理得地送二位大人回房休息。
胡長生翻來覆去睡不著,耳聽隔壁李能一陣接一陣的鼾聲,心想這瘦子從來不打呼嚕,今晚酒入愁腸,竟然無憂無慮地進入夢鄉了。
深夜無風,萬里無雲,滿天星斗,明天肯定又是豔陽天。
胡長生用六識探查周圍,發現縣衙裡的人都己入眠。於是啟窗而出,縱身上了屋頂,之後穿房越脊,悄然翻過城牆,直奔白天祈雨的山坡而去。他想看一看那個天坑,老百姓叫它“龍洞”,難道其中有什麼玄奧?
以胡長生功夫,很快來到距離縣城六里之外的山坡上。
天坑洞口約兩丈大小,似乎是一個深井的入口,裡面陰森潮溼,好像一個大罈子,越往下越寬大,深不可測。胡長生扔下一塊石頭,半晌才聽到“咚”地一響,然後傳來輕微滾動之聲,粗略計算,洞深二百丈左右,裡面呈傾斜坡狀,不知還要延伸多遠。看來久居此地的老百姓不明其中底細,對它又敬又畏,始終稱其為龍洞。胡長生仰望繁星,反覆考慮,最終長吁一口氣,決心己定,下去看看再說。於是手攀石壁,開始下洞。
巖壁越往下越溼滑,越不容易抓牢,潮氣越來越重,估計千百年來沒人敢下來,這不是能力問題,關鍵是被龍洞的名號嚇住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誰敢惹龍王不高興?除非活膩了。
胡長生的膽子,當真不小。
其實,此舉實屬被逼無奈。人類都想在光天化日下生活,無不對黑暗的未知充滿恐懼,特別是這種暗無天日的洞穴,既然取名為龍洞,本身就意味著不凡,誰知道里面有沒有古怪?胡長生心裡同樣忐忑不安,但是沒辦法,民心不可辱,當初救人沒錯,但是為兩孩子而置數十萬百姓的生死於不顧,其罪大矣,總要想辦法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
胡長生小心翼翼,一直下到洞穴二百丈深處,此時憑眼力根本看不清周圍情況,好在他六識靈敏,對洞壁寬窄高矮都能準確感知。再向下二十丈,己經探到洞底,伸腳踏在暗綠色的石苔上,發現側面有一個大洞。
人的潛能有時候是被惡劣環境逼出來的,胡長生也不例外。如果當初不被困深淵,就不會領悟自然,也不會掌握控水本領。
胡長生大著膽子向洞內走了一百五十步,驚訝地發現,一條寬闊的河水從腳下汩汩流過。不知從哪裡來,更不知往何處去,但是可以肯定,這是一條洶湧湍急的地下河,流量極大。他踏入水中,心中大定,因為對水有著極深的感情。
洞內漆黑,透過六識仔細探查,發現洞內乳石叢生,各種天然遊廊曲折迂迴,簡直撲朔迷離。由於地下土層質地不一,各處被水侵蝕的程度也不相同,感覺周圍有大大小小千百個洞穴,都被這條地下長河串連起來,上下左右、交錯縱橫,到處是千奇百怪的暗洞,神秘的洞中洞令人拍案叫絕。
在寬窄相連的洞穴中,大者雄渾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