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猛烈無比,但仍然含蘊了“兩儀劍法”的粘、引、撒、震四字訣,每一劍可說是剛柔併兼,氣勢奪人!
阮小紅看他劍光連閃,急攻而來,心中暗暗冷笑,長劍盤空一振,嘯如龍吟,一道匹練似的青光直向蕭江人劍光飛捲過去。
蕭江人連發三招,攻勢正優,瞥見對方劍光矢轎有如夭龍,朝自已捲來。
一時竟然想不出破解的招數,(阮小紅這一招使出來的正是“紫雲劍法”,他自然無法破解了)只得身形一晃,斜
閃出去。阮小紅左手揚處,拍出一掌。
蕭鈺人自幼練武,雖然無法破解阮小紅的劍招,但也耳聽八方.反應敏銳,看到阮小紅左手拍來,他豈肯躲閃,同
樣左手一抬,迎空擊去。
他怎知桑鳩婆一生好強.收了小紅這麼個徒弟。心頭著實高興,也動了參加君山大會,替她乙術門爭光的意念,因
此閉門傳功,教她勤習本門“乙木神功”,在她練功之際。
陽中以灌頂大法輸給了她二十年功力.再經過數日苦練,和她原有的根底,這些天來,“乙木神功”,至少也已有六成以上火候。
蕭鈺人出身太極門,武當派號稱內家正宗,但對內功一道,主張緩進,你有多少修為.就有多少火候,必須按步就因,循序漸進。
蕭鈺人從小練武。就算你有二十年火候吧,武當派中,除了初入門人,誰都有二十年以上的火候,按照一般門派練武的常情,有二十年內功火候,不過是中下盡而已,各大門派的長老輩,誰沒有數十年修為之功?
這就是說蕭鈺人練武二十年,並不是練功二十年,阮小紅除了本身功力之外,最近又獲得桑鳩婆轉註的二十年功力。(桑鳩婆的二十年功力足抵得旁人三十年還不上)
雙方在內力上,蕭鈺人自然比阮小紅差多了。
此時雙方掌力乍然一接,但聽蓬然一聲大震,蕭鈺人好像上身被人推了一把,往後一仰,那想站立得住,還是登登的連退了三四步之多。
一張俊臉登時色如鳴血,目含殺氣,凝注著阮小紅,過了半晌之久,才左手捏了個劍決,緩緩劃出,人也隨著大步逼上,右手長劍同時划著弧形悠然攻到。這回劍勢極為緩慢,一反方才強勁剛猛之勢。
只見他一劍連一劍的划著弧形,看去似乎有氣無力,毫不驚人,其實使出來的正是武當派傲視群倫的上乘劍術“兩儀劍法”
這“兩儀劍法”並不在於猛攻狠刺,全在以先天執行之理,意在劍先,以實變虛 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才是兩儀劍的最高境界。
反過來說,“兩儀劍法”的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乃是要對手剛,它才能以柔來克你,對手動,它才能以靜來克你,如果你的劍法並不剛猛,而是柔中之柔,並不流動,而是靜中之靜呢?“兩儀劍法”豈不無從剋制,而反為敵所克了嗎?
阮小紅使的就是柔中之柔,靜中之靜的“紫雲劍法”。
因為“紫雲劍法”出於“紫府銓真”。乃是道家正宗先天劍法。易經上說,太極動,而生兩儀,“兩儀劍法”是依照先天執行原理而創,說得再明白一點,是模仿先天執行的原理而創,太極因動而生兩儀,它本身就先犯了一個“動”宇,而不是靜寧,豈非已是後天的動?再說得明白一點,它雖然是模仿先天,實際已經落人後天。
“紫雲劍法”乃是依據鴻蒙未闢的紫氣流動,創而為劍法,乃是先天的動象,明乎此,這和兩儀劍法的高下,在基本上已是分出高低來了。
“紫雲劍法”如紫氣之充沛天地,動靜出於自然,無跡可求.“兩儀劍法”因太極動而生兩儀.兩儀動而生四象。總是有跡可循,有象可求。
本書由87book。com提供下載
第十四章 各展奇技
蕭鈺人一心展開‘兩儀劍法”,去勢悠然,看去毫無勁力,但其間卻含蘊著很多變化,極大震力,任何人遇上這種劍法,只要稍一大意,兵刃不是被震脫手,就會被他劍上的粘力引出。
因此他發劍雖緩,每一劍所含蘊的勁力,卻是重逾千鈞,他一劍接一劍悠然攻到,從劍上發出來的劍氣,幾乎已擴及一丈方圓,幾乎沒有你躲閃的餘地。
這種無形壓力,逐漸的增加,阮小紅立時就已感覺到了,她長劍隨手一揮,身如流雲,劍勢也隨著劃出。
她先前並未展開“紫雲劍法”,感到對方攻來的劍勢,帶著一股無形壓力,但等到劍勢劃出,只覺隨著自己劍勢劃出的劍風,立時把對方的壓